2 概述
十香暖臍膏爲中成藥。該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方與《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組成不同。
3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十香暖臍膏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方。又名十香暖臍膏。生附子、川楝子、乾薑、韭菜子、吳茱萸、小茴香各90g,川椒180g,生大蒜20 頭。上藥用香油7.5kg,炸枯去渣,濾淨,煉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 2.8kg,攪勻成膏;每膏藥油7.5kg 兌:肉桂面126g,公丁香面、廣木香面各36g,麝香3g,攪勻,每大張淨油24g,中張淨油12g,小張淨油6g,貼臍部。功能散寒止痛,暖臍止瀉。治寒涼腹痛,疝氣痞塊,大便溏瀉,臍腹脹痛。孕婦忌貼[1]。
3.1 組成
生附子3兩,川楝子3兩,大生蒜20頭,乾薑3兩,韭菜子3兩,吳萸3兩,川椒6兩,小茴香3兩。
3.2 功效
散寒止痛,暖肚止瀉。
3.3 主治
3.4 用法用量
貼腹部。
3.5 製備方法
以上藥料用香油15斤,炸枯去滓濾淨,煉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90兩攪勻成膏。每膏藥油15斤兌肉桂面4兩2錢,公丁香面1兩2錢,攪勻。每大張淨油8錢,中張淨油4錢,小張淨油2錢。
3.6 用藥禁忌
孕婦忌貼。
4 十香暖臍膏中藥部頒標準
4.1 拼音名
Shixiang Nuanqi Gao
4.2 標準編號
WS3-B-0472-91
4.3 處方
八角茴香 120g 小茴香(鹽炙) 120g 烏藥 120g 香附 120g 當歸 120g 白芷 120g 母丁香 30g 肉桂 30g 沉香 30g 乳香(醋炙) 30g 沒藥(醋炙) 30g 木香 30g
4.4 製法
以上十二味,除母丁香、沉香、沒藥、肉桂、乳香、木香分別粉碎成細 粉,過篩,混勻。其餘八角茴香等六味,酌予碎斷,與麻油 9360g同置 鍋內,炸枯,去 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每 1500g煉油加入紅丹 500g,攪勻,將膏浸於水中,取膏85 00g 用文火熔化,將上述母丁香等六味細粉加入攪勻,分攤於布上,即得。
4.5 性狀
本品爲攤於布上的黑膏藥。
4.6 檢查
4.7 功能與主治
溫中,散寒,止痛。用於脾腎虛寒引起;脘腹冷痛,腹脹腹瀉, 腰痛寒疝,宮寒帶下。
4.8 用法與用量
4.9 注意
孕婦忌貼。
4.10 規格
每張淨重
(1) 6g
(2) 12g
4.11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