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峯

人物百科 中醫學家 中醫學 近現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rǎn xuě fēng

2 註解

冉雪峯(1877-1962年)爲現代醫學[1]。四川奉節縣人[1]。早年學習文學,後改習醫學,從二十多歲開始行醫,有較豐富的醫療經驗[1]。後移居武漢,任武昌醫館館長之職。適值武昌起義,冉氏亦參與其事,並任湖北省新聞社社長。1949年以後,任重慶中醫進修學校校長。建國後,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委員,並任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於1955年應聘參加中醫研究院工作,爲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著有《八法效方舉隅》、《冉雪峯醫案》等[1]。擅長治療流行病、糖尿病、婦女不孕症等。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