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涎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ū xián wán

2 楊氏家藏方》卷八

2.1 方名

祛涎丸

2.2 組成

天南星4兩,半夏9兩半,白附子2兩6錢,川烏頭7錢半。上並生爲細末,用生絹袋盛,以井花水揉洗澄濾,有滓更研,再入袋擺洗盡,瓷盆中日曬夜露,每至曉澄去宿水,別換井花水,攪勻曬,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去水曬乾如玉片,方入後諸藥: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乾,稱)1兩,劍背烏梢蛇(酒浸1宿,去皮骨,焙乾,稱)1兩,白殭蠶1兩(炒去絲嘴),全蠍1兩(去毒,微炒),川芎2兩,天麻2兩。

2.3 主治

風痰壅盛,頭目昏痛,旋暈欲倒,嘔噦噁心恍惚健忘,神思昏憒,肢體煩疼,頸項拘急頭面腫癢,手足不舉,或時麻痹

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生薑薄荷湯送下。

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生薑自然汁煮糊爲丸,如綠豆大,以飛研細硃砂1兩,麝香末2錢爲衣,風乾,密器中盛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