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qū nuè tāng
驅瘧湯
驅瘧飲
草果仁半兩,青皮半兩,陳皮半兩,人蔘半兩,茯苓半兩,半夏(制)半兩,厚朴(制)半兩,蒼朮(炒)半兩,雞心檳榔半兩,白朮半兩,甘草(炙)半兩,良姜1分。
諸瘧、久瘧。
每服3錢,加生薑5片、大棗2個、烏梅1個,水煎,空心服。
上銼散。
驅瘧飲(《景嶽全書》卷五十四)。
常山、草果(煨)、知母(去毛)、貝母(去心)各等分。
一切新久瘧疾,及婦人每日午後發熱。
每服4錢,虛弱老人、小兒只用3錢,酒1盞,煎8分,不可過熟,熟則不效,發日天明後熱服,滓以酒浸至將發前再煎,熱服。
瘧疾:元·至元十五年,阿木都元帥南征之時,因患瘧疾,百法不效,服此一劑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