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逆和胃 中醫學 方劑學 化瘀 方劑 中藥學
qù è píng wèi sǎn
去惡平胃散爲方劑名,出自《醫醇賸義》卷四方。
當歸、川芎、桃仁、陳皮、炒蒼朮、厚朴、砂仁各一錢,炮姜、木香、降香各五分,山楂炭三錢,蘇木三分[1]。
當歸1錢,川芎1錢,桃仁1錢,炮姜5分,楂炭3錢,廣皮1錢,茅術1錢(炒)厚朴1錢,木香5分,砂仁1錢,蘇木3分,降香5分。
功能生新化瘀,降逆和胃[1]。治新產之後,惡露上衝於胃,胸脘痞滿,時時作噦[1]。
水煎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