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地黃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rè dì huáng tāng

2 幼科直言》卷六

2.1 方名

清熱地黃湯

2.2 組成

熟地2錢,山茱萸1錢,山藥1錢,丹皮8分,白茯苓8分,澤瀉8分,柴胡6分,薄荷6分。

2.3 主治

小兒白虎歷節風

2.4 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3 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3.1 方名

清熱地黃湯

3.2 組成

生地5錢,黃連1錢半(炒黑),白芍1錢半(醋炒),荊芥1錢半(炒黑),知母1錢半(炒黑),黃柏1錢半(炒黑),當歸3錢(醋炒),丹皮1錢半(炒黑),地榆3錢(炒炭)。

3.3 主治

血崩煩熱,脈洪澀者。

3.4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3.5 各家論述

血虧伏熱,迫血妄行,故煩熱不止,血崩特甚焉。生地滋陰壯水,黃連降火清心黃柏相火之熾,知母潤血氣之燥,荊芥散火之狀以理血白芍斂血之走以存陰,丹皮涼血止血,醋當歸養血吸血,地榆炭澀血以定血也。水煎溫服,使伏火化而血氣充,則煩熱自退而血無妄行之患,何血崩之不止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