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Qīnglíng HT2[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穴位 | 青靈 | ||
---|---|---|---|
漢語拼音 | Qingling | ||
羅馬拼音 | Chingling | ||
美國英譯名 | Green Ghost | ||
各國代號 | 中國 | HT2 | |
日本 | 2 | ||
法國 | 莫蘭特氏 | C2 | |
富耶氏 | C2 | ||
德國 | H2 | ||
英國 | H2 | ||
美國 | He2 |
青靈爲經穴名(Qīnglíng HT2)。出《太平聖惠方》。《醫學入門》作青靈泉。屬手少陰心經[1]。青指生髮之象,靈指神靈,心爲君主之官,通竅藏靈,此穴爲脈氣生髮之處,故名青靈[1]。主治目黃,頭痛,振寒,脅痛,肩臂痛,肩臂不舉,上肢不遂,肩臂疼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痙攣,腋下腫痛,肋間神經痛,心痛,心絞痛,目視不明,神經性頭痛等。
6 穴名解
青指生髮之象,靈指神靈,心爲君主之官,通竅藏靈,此穴爲脈氣生髮之處,故名青靈[1]。
青,通清,指神仙。靈,有神靈之義。少陰君火之氣,出於極泉,猶易經之震卦一陽居下。震出東方日出之地,東爲春陽之起,萬物藉以發生,春色青青,《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謂:“心爲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喻此穴處有生神之義,故名青靈。[2]
靈指效驗,青主痛症。因是穴主治肩臂不舉,疼痛不能帶衣,以及頭痛脅痛。《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有:“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灸此有止痛之效,因名青靈。[2]
7 所屬部位
上臂[3]
8 青靈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青靈在臂內側,當極泉與少海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4]。
青靈在臂前區,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舉臂取穴[4]。
青靈位於上臂前內側,平腋前紋頭下6寸,當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或於少海穴上3寸取穴[5]。
青靈穴的位置
10 穴位解剖
青靈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臂內側肌間隔、肱肌。皮膚由臂內側皮神經分佈。皮下組織內除上述神經外,還有起自手背靜脈網內側的貴要靜脈。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臂筋膜及其形成的內側肌間隔,再深進到肌皮神經支配的肱肌。緊鄰針的前部是肱動、靜脈和正中神經;後方是尺神經和尺側上副動脈,因此行鍼時,很容易觸及前、後方的諸結構。
10.1 層次解剖
10.2 穴區神經、血管
11 青靈穴的功效與作用
《大戴禮·曾子篇》天圓章雲:“陽之精曰神,陰之精曰靈。”神是無爲之表現,靈是有爲之行動。心爲君主之官,通竅而藏靈,是陰之精也,故名之以“靈”;青靈穴主治爲目黃、頭痛、脅痛、肩臂不舉、不能帶衣,均屬虛弱之證。針之助使神氣振發,而促青陽興起也。青陽者,東方青氣之靈也,猶雲朝氣也。[7]
12 主治病症
青靈穴主治目黃,頭痛,振寒,脅痛,肩臂痛,肩臂不舉,上肢不遂,肩臂疼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痙攣,腋下腫痛,肋間神經痛,心痛,心絞痛,目視不明,神經性頭痛等。
青靈主要用於頭目、上肢疾患等:如頭痛、目黃、肩臂不舉、腋下腫痛、脅痛、振寒等[7]。
16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10.
- ^ [2]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3]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8.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3.
- ^ [6]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206.
- ^ [7]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