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貓眼瘡、寒瘡相當於西醫的什麼病?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問:中醫的貓眼瘡、寒瘡相當於西醫的什麼病?
答:

中醫貓眼瘡又叫寒瘡,相當於西醫的多形紅斑[1]多形性紅斑)。類似虹膜樣多形紅癍[2]

貓眼瘡(cat's eye sore;erythema multiforme[3])爲病名[2]。見《醫宗金鑑》卷七十四。又名寒瘡[2]雁瘡貓眼瘡發生春秋季者,又稱雁瘡發生於寒冬臘月者,又稱寒瘡)。是指以皮膚紅斑、丘疹,部分中央有水皰,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膿無血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1]。因其瘡形如貓之眼,光彩閃爍無膿血面得名。以紅斑爲主,兼有丘疹水皰等多形性皮損,常伴粘膜損害,自覺瘙癢或輕度燒灼感爲臨牀特徵。患者皮膚紅癍向周圍擴展呈環狀,中央水皰似貓眼虹彩狀,爲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膚病[3]。多發於青壯年男女,尤以青年女性爲多,常見於冬春季節。病程一般2~4周,但愈後易於復發。

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雲:“貓眼瘡,一名寒瘡,每生於面及遍身,由脾經久鬱溼熱,覆被外寒凝結而成。初起形如貓眼,光彩閃爍無血,但痛癢不常,久則近脛,宜服清肌滲溼湯,外敷真君妙貼散。”

貓眼瘡患者發病前可有頭痛,低熱,四肢倦怠,食慾不振,關節肌肉疼痛等前驅症狀。發病急驟,皮損常對稱性發於指緣、手掌,次爲前臂、足背、小腿、顏面、項部頸旁,少數累及全身皮膚,有時粘膜亦可受損害。皮損呈多形性,有紅斑、丘疹水皰大皰紫癜風團等。自覺瘙癢、灼熱疼痛

按其不同特點,臨牀分爲輕症與重症:

輕症型此型最爲多見,以青年女性爲多,皮損以紅斑、丘疹爲主,也可見水皰大皰紫癜風團等,多發於手足背、前臂和踝部。初起爲水腫性圓形紅斑或淡紅色扁平丘疹,皮損呈遠心性擴展,1~2天內直徑可達1~2cm,特徵性皮損爲紅斑中央略凹陷,其色較深,有時爲一水皰、紫癜壞死區,邊緣爲輕度水腫環,周圍繞以鮮紅色暈,稱爲靶形或虹膜狀紅斑。皮損有時可融合成環狀、圖紋狀。常對稱分佈,伴輕度瘙癢,粘膜損害較輕或不受累,皮損可分批出現,消退後留有暫時性色素沉着:整個病程2~4周,但有復發傾向,有的可反覆發作。

重症型亦稱爲重症大皰型紅斑粘膜-皮膚-眼綜合徵。多見於兒童,男性多於女性。起病急驟,前驅症狀明顯,可有畏寒高熱咽痛關節疼痛、全身不適等全身中毒症狀。皮損常廣泛分佈於全身,有水腫性紅斑、水皰血皰等。粘膜損害發生早且嚴重,全身、口腔部位粘膜均可受累,可出現水皰糜爛潰瘍出血,自覺疼痛口腔粘膜損害可影響進食,尿道口、肛門處損害可影響排尿及排便角膜炎潰瘍鞏膜炎、虹膜炎可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常併發支氣管炎、肺炎消化潰瘍心肌炎及肝、腎功能損害等,病程3~6周。本型經過急劇,如不及時處理,預後極差。

貓眼瘡需要凍瘡藥毒多形紅斑型)、皰疹樣皮炎皮損相鑑別:

凍瘡多見於冬季,皮損好發於肢體末端的突出部位,不累及粘膜。皮損主要爲紫紅色斑片浸潤明顯,自覺瘙瘴,遇熱尤甚。

藥毒多形紅斑型)有服藥史,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停藥後經適當處理即可消退,發病與季節無關,也無一定好發部位。

皰疹樣皮炎皮損雖亦爲多形性,但主要爲羣集水皰,環形排列,瘙癢劇烈,好發於四肢遠端、軀幹部,粘膜不被累及。患者對碘過敏,碘化鉀試驗多數呈陽性反應

詳見貓眼瘡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