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大黃品質最好?

問答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問:什麼樣的大黃品質最好?
答:

大黃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oj-flcinale Baill.的乾燥根和根莖。市面上的商品大黃有哪些品種?哪種品質最好呢?

藥材掌葉大黃

藥材掌葉大黃

藥材唐古特大黃

藥材唐古特大黃

藥材藥用大黃

藥材藥用大黃

首先來看大黃性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規定大黃呈類圓柱形、圓錐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l0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有的可見類白色網狀紋理及星點(異型維管束)散在,殘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繩孔及粗皺紋。質堅實,有的中心稍鬆軟,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顯顆粒性根莖髓部寬廣,有星點環列或散在;根木部發達,具放射狀紋理,形成層環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北大黃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乾燥根莖。商品有兩類:

西寧大黃:多加工成圓錐形或腰鼓形,俗稱"蛋吉",長約6~17釐米,直徑約3~10釐米;外皮巳除去或有少量殘留,外表黃棕色或紅棕色,可見到類白色菱形的網狀紋理,俗稱"錦紋"(系由灰白色薄壁組織與棕紅色射線交錯而成),有時可見菊花狀螺旋形"星點",一端常有繩孔。質地堅硬,橫斷面黃棕色,顯顆粒性(習稱高粱碴),微有油性,近外圍有時可見暗色形成層及半徑放射向的橘紅色射線,髓部中有紫褐色星點,緊密排列成圈環狀,並有黃色至棕紅色的彎曲線紋,亦稱"錦紋"。氣特殊,味苦而微澀。主產於青海同仁、同德等地。此外,尚有涼州大黃河州大黃岷縣大黃,亦皆屬西寧大黃一類。其中涼州大黃又名涼黃狗頭大黃,因其整個的形有如狗頭,頂端平圓;下部漸細而鈍圓,品質亦佳,產於甘肅武威、永登等地。

銓水大黃:一般爲長形,切成段塊,個大形圓者常縱剖成片,質地較松,內色較西寧大黃淡,錦紋不甚明顯,斷面星點亦排成圈環狀,其它與西寧大黃相似。主產於甘肅銓水、西禮等地。屬於銓水大黃型的商品,尚有文縣大黃清水大黃、莊浪大黃等數種,產於甘肅文縣,成縣、清水等地。

南大黃又名四川大黃馬蹄大黃。爲藥用大黃乾燥根莖。多橫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馬蹄,少數亦呈圓錐形或腰鼓形,長約6~12釐米,直徑約5~8釐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黃棕色或黃色,有微彎曲的棕色線紋(錦紋)。橫斷面黃褐色,多空隙,星點較大,排列不規則,質較疏鬆,富纖維性。氣味較弱。商品有雅黃、南川大黃等,主產於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陝西、湖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亦產。

以上各種大黃,均以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體重、質堅實、有油性、氣清香、味苦而不澀、嚼之發粘者爲佳。

中藥大辭典》記載:另有一種山大黃爲同屬植物波葉大黃根莖及根,又稱苦大黃。常呈不規則圓柱形,外表紅褐色而黃,無橫紋,質堅而輕,斷面無星點,無錦紋,有細密而直的紅棕色射線。氣不香,味苦而澀。質次。服後有腹痛感。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還收錄了新疆大黃Rheum wittrockii Lundstr.葉片圓形,先端尖,邊緣有細缺刻。分佈於新疆。在當地也作大黃入藥。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