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科

葡萄目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ú táo kē

2 英文參考

Vitaceae,Vine Family

3 註解

4 中文名

葡萄科

5 拼音名

putaoke

6 拉丁名

Vitaceae

7 描述

葡萄科(Vitaceae,Vine Family),雙子葉植物

本科爲分佈熱帶和溫帶地區的一個多爲木質藤本的中等科,約12屬700多種;我國有7屬約100多種,大部分佈於熱帶和溫帶地區,南北均有分佈。其中葡萄爲着名的果樹,其次還有不少爲藥用植物

多爲木質藤本(少爲草質),具與葉對生的莖卷鬚。單葉掌狀分裂或複葉互生。花小,兩性或單性異株,或爲雜性同株,排成聚傘、圓錐或傘房花序,常與葉對生;萼微小,4~5裂;花瓣4~5,鑷合狀排列,分離或頂部粘合成帽狀,常早落;雄蕊與花瓣同數而對生;花盤(floral disc)明顯,環狀或淺裂;雌蕊多爲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常爲2室中軸胎座,每室2胚珠。漿果,種子胚乳染色體:X=11~14,16,19,20。

我國的主要屬有:Ampelopsis,Tetrastigma,vitis等。

8 中國植物誌

48(2):1

9 所有屬

Ampelocissus...酸蘞藤屬

Ampelopsis.....蛇葡萄屬

Cayratia.......烏蘞莓屬

Cissus.........白粉藤屬

Leea...........火筒樹屬

Parthenocissus.地錦屬

Tetrastigma....崖爬藤屬

Vitis..........葡萄屬

Yua............俞藤屬

10 葡萄科分類依據

本科的分類主要依據小枝髓的顏色、卷鬚頂端是否有吸盤、花序類型、花4基數或是5基數、花瓣頂端是否粘合等特徵。

10.1 葡萄屬(Vitis)

落葉木質藤本,卷鬚頂端無吸盤,樹皮無皮孔,常呈片狀剝落;髓褐色。單葉常掌狀分裂。圓錐花序;花兩性或單性,5基數;花瓣基部離生而頂部連合成帽狀,早落;花盤由5枚腺體組成。漿果。葡萄(V. vinifera L.),漿果橢圓形或球形,熟時紫黑色、紅色或黃綠色,被白粉。原產西亞,引入我國已有二千多年曆史,現南北均有栽種,品種繁多,以新疆吐魯番等地所產最着名。浙江以杭州、富陽及上虞等地栽培較多。葡萄果實除生食外,可制葡萄乾釀酒等;根、藤入藥。同屬植物約有60多種,其中20多種果可食或作砧木用。分佈江南各省的刺葡萄(V. davidii (Roman. du Caill.) Foex)、野葡萄(V. adstricta Hance)和葛--(V. flexuosa Thunb. ),分佈東北至華北等地的山葡萄(V. amurensis Rupr. )等種的果實可生食或釀酒;根、全株或果實可藥用。

10.2 爬山虎屬(Parthenocissus)

落葉木質藤本,髓白色,卷鬚頂端具吸盤;複葉單葉;聚傘花序;花瓣5,離生。約12種,我國有9種。爬山虎[ P.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 、綠爬山虎(P. laetevirens Rehd.),產各地,常攀援牆壁及岩石上,可作爲庭園垂直綠化植物,根莖可入藥。

10.3 蛇葡萄屬(Ampelopsis)

本科的蛇葡萄屬(Ampelopsis)與葡萄屬的區別是髓白色、傘房狀聚傘花序、花瓣離生。白蘞[A. japonica (Thunb.) Makino]和蛇葡萄[A. sinica (Miq.) W. T. Wang]廣佈南北,均可藥用。烏蘞莓屬(Cayratia)與爬山虎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卷鬚無吸盤、花序腋生、花4基數。烏蘞莓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鳥足狀複葉,爲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常見惡性雜草,但全草可藥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