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硼砂散
2.1 處方
山藥(生)六斤,腦子(研)七兩,牙硝(生)二十四兩,麝香(研)四兩,甘草、硼砂(研),各二十兩。
2.2 炮製
上爲細末。
2.3 功能主治
治大人、小兒卒患喉痹,閉塞不通,腫痛生瘡,語聲不快,風壅痰毒,鼻衄出血。
2.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如茶點服。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傷寒總病論》卷三
3.1 方名
3.2 組成
硼砂1分,殭蠶1分,牙消1分,白礬1分,甘草1分,雄黃1分,硇砂半分,草烏頭尖4個。
3.3 主治
喉咽痛塞。
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米飲調,細細呷之。
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 《聖惠》卷六十六
5.1 方名
5.2 組成
硼砂1分,斑蝥3-7枚(糯米拌炒,米黃爲度,去頭翅足),乾漆半兩(搗碎,炒令黃色),水馬3-7枚(去足,炒黃),白芷半兩,滑石1兩,桂心半兩。
5.3 主治
瘰癧經久不愈。
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空腹,晚食前以粥飲調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5.6 附註
6 《局方》卷七(淳祐新添方)
6.1 方名
6.2 組成
山藥(生)6斤,腦子(研)7兩,牙消(生)24兩,麝香(研)4兩,甘草20兩,硼砂(研)20兩。
6.3 主治
卒患喉痹,閉塞不通,腫痛生瘡,語聲不快,風壅痰毒,鼻衄出血。
6.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如茶點服。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8 《聖濟總錄》卷一八○
8.1 方名
8.2 組成
蓬砂(研)半錢,礬蝴蝶(研)半錢,密陀僧(研)半錢。
8.3 主治
小兒口瘡。
8.4 用法用量
每用以雞翎敷之。
8.5 製備方法
上用生蜜4兩,與藥同熬紫色,以新水冰冷,瓷合盛。
11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11.1 方名
11.2 組成
硼砂2錢,蒲黃2錢,淨消2錢,孩兒茶2錢,薄荷2錢,甘草2錢,青黛1錢,片腦少許。
11.3 主治
11.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敷點口中瘡處。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12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12.1 方名
12.2 組成
硼砂半兩,樸消1兩,片腦3錢,硃砂1錢,雄黃半錢,麝香少許。
12.3 主治
喉風。
12.4 用法用量
以竹筒納藥,吹入喉中。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15 《御藥院方》卷九
15.1 方名
15.2 組成
南玄蔘半兩,貫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縮砂仁半兩,滑石(研)半兩,荊芥穗半兩,甘草(生用)半兩,山豆根半兩,青黛(研)半兩,硼砂(研)3兩,蒲黃1兩,薄荷葉1兩,寒水石(燒過,研)3兩半。
15.3 主治
心脾風毒熱所發,咽喉生瘡腫疼痛,或子舌脹,或木舌重舌,脹至腫悶塞,水漿不下。
1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或諸舌脹,摻在舌上,咽津無妨,不拘時候。
1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入研藥勻。
16 《聖惠》卷三十五
16.1 方名
16.2 組成
硼砂半兩,馬牙消半兩,滑石半兩,寒水石半兩,龍腦半錢,白礬3錢。
16.3 主治
懸壅腫痛。
16.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16.5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18 《袖珍》卷三引《聖惠》
18.1 方名
18.2 組成
硼砂3錢,殭蠶3錢,百藥煎3錢,川芎3錢,山豆根半兩,盆消半兩,薄荷半兩,紫河車半兩,青黛1錢。
18.3 主治
咽喉瘡腫,閉塞不通。
18.4 用法用量
每用半錢,小兒1字,吹摻咽中,水調亦可。
1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