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iú hǎi mián zhuàng nǎo bìng ruǎn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prion

BSE prion

4 英文名稱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prion;BSE prion

5 分類類型

7 海綿狀腦病瘋牛病朊病毒

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又稱瘋牛病,它是一種侵犯牛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的致命性疾病,是由一種非常規病毒——朊病毒引起的亞急性海綿狀腦病,這類病還包括綿羊的癢病、人的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Syndrome,CJD)(又稱早老癡呆症)以及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等等。這些疾病的共同特徵是:生物體的認知和運動功能嚴重衰退直至死亡。其中,人的克-雅氏病是一種罕見的主要發生在50-70歲之間的可傳播的腦病,產生的危害極大。

1996年3月20日,英國政府宣佈,英國20餘名克-雅氏病患者瘋牛病傳染有關,引起世界的震驚。爲此,英國將瘋牛病疫區的1100多萬頭同羣牛屠宰處理,造成了約300億美元的損失,並引起了全球對英國牛肉的恐慌。

據英國《泰晤士報》2000年3月5日報道出生的一名嬰兒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例通過母體感染瘋牛病患者。這名嬰兒一出生醫生就發現他患有瘋牛病。事實上,生產這名嬰兒的孕婦已是瘋牛病患者。掃描顯示,這名婦女大腦纖維組織出現瘋牛病患者的典型損壞症狀。這一消息證實,瘋牛病可通過孕婦胎盤垂直傳播,是典型的遺傳病。

8 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特徵

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是一類非正常的病毒,它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而是一種不含核酸僅有蛋白質的蛋白感染因子。其主要成份是一種蛋白酶抗性蛋白,對蛋白酶具有抗性。

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易溶於去污劑、有致病力但不誘發抗體朊病毒的這些特性給診斷和防治帶來很大麻煩,給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嚴重的威脅。朊病毒顆粒對一些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之強,大大高於已知的各類微生物寄生蟲,其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的特性極不利於人類和動物的健康。

像其它朊病毒一樣,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可從一類動物傳染給另一類動物後,即即具有跨物種傳播能力朊病毒這樣傳播後,其毒性更強,潛伏期更短。

9 海綿狀腦病症狀

海綿狀腦病臨牀表現爲腦組織的海綿體化、空泡化、星形膠質細胞和微小膠質細胞的形成以及致病型蛋白積累,無免疫反應

朊病毒還可通過血液進入人的大腦,將人的腦組織變成海綿狀,如同糨糊,完全失去功能。受感染的人會出現睡眠紊亂、個性改變、共濟失調失語症視覺喪失、肌肉萎縮、肌痙攣、進行性癡呆症狀,並且會在發病的一年內死亡。該病有常染色體家族遺傳傾向。

10 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傳染途徑

牛的感染過程主要是通過取食添加牛內臟成分的飼料而獲得。 人感染主要途徑是:

(1)、食用感染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牛肉及其製品會導致感染,特別是從脊椎剔下的肉(一般德國牛肉香腸都是用這種肉製成);

(2)、某些化妝品除了使用植物原料之外,也有使用動物原料的成分,所以化妝品也有可能含有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化妝品所使用的牛羊器官組織成分有:胎盤素、羊水膠原蛋白、腦糖)。

(3)、有一些科學家認爲牛海綿狀腦病在人類變異成"克-雅氏病"的原因,不是因爲吃了感染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牛肉,而是環境污染直接造成的。認爲環境中超標的金屬錳含量可能是牛海綿狀腦病和"克-雅氏病"的病因

11 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的防治

現在對於瘋牛病的處理,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療辦法,只有防範和控制類病毒在牲畜中的傳播。一旦發現有牛隻感染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只能堅決予以宰殺並進行焚化深埋處理。但也有看法認爲,即使染上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的牛隻經過焚化處理,灰燼仍然有牛海綿狀腦病朊病毒,把灰燼倒在堆田區,朊病毒就可能會因此而散播。

目前,對於這種毒蛋白究竟通過何種方式在牲畜中傳播,又是通過何種途徑傳染給人類,研究的還不清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