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痔管神方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èi xiāo zhì guǎn shén fāng

2 《綱目拾遺》卷九引《陳直夫躬行錄》

2.1 組成

琥珀3兩,燈心(共研末)3兩,象牙屑(焙)3兩,血餘(自制)3兩,蝟皮(陰陽瓦合好,泥封,煅存性)3兩,雨前芽茶(舊琉璃底剪碎,製法同蝟皮)3兩,蟬蛻(炒)3兩,人指甲(不拘手足俱可用,瓦上焙脆,爲末)3兩,穿山甲(炒脆)3兩,當歸3兩,白茯苓3兩,豬懸蹄甲殼(夾剪剪碎,制同蝟皮)3兩,蜣螂(瓦炙)3兩,牛皮膠(酒煮化和藥,如不足,加煉白蜜)3兩,小蜂房10個(制同蝟皮,火候更宜輕,勿煅成灰),蛇蛻10條(剪碎,瓦上炙烊,自作汁,將凝即覆存性)。

2.2 主治

痔管及諸般漏管。

2.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早、午、晚滾水送下。

2.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同阿膠和搗爲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