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nèi shāng zào tán
內傷燥痰爲病證名[1]。燥痰證之一[1]。見《症因脈治·內傷痰症》。《症因脈治·內傷痰症》:“燥痰之症,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時咳時止,痰不能出,連嗽不已,面赤氣升,此內傷燥痰之症也。”多因肺腎陰虧,或膏粱厚味,腸胃積熱,火灼津液而致[1]。治宜養陰潤肺爲主[1]。選用二冬二母湯、二母固本丸、養陰清肺湯等[1]。因膏粱積熱者,宜節齋化痰丸[1]。
參見燥痰:燥痰爲病證名[2]。痰證之一[2]。《醫學入門》卷五:“升於肺,多毛焦,面自如枯骨,咽於口燥,咳嗽喘促,名曰燥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