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博濟》卷四
6.1 別名
6.2 組成
牡丹皮2兩,赤芍藥2兩,川芎1兩半,羌活1兩半,甘菊2兩,防風2兩,半夏1兩半(湯浸洗7度,炒令黃),甘草1兩(炙)。
6.3 主治
婦人血氣攻疰,頭目疼痛,遍身煩疼,口苦舌幹,多困少力,或發寒熱,狀似傷寒。
6.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薄荷10葉,煎至7分,稍熱服。
6.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6 附註
8 《衛生寶鑑》卷十八
8.1 組成
牡丹皮1兩,地骨皮1兩,天臺烏藥1兩,海桐皮1兩,青皮1兩,陳皮1兩。
8.2 主治
8.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如寒多熱服,熱多寒服,食前,每日3次。
8.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研了沒藥2錢半,再羅過。
8.5 用藥禁忌
忌生冷硬滑醋物。
11 《普濟方》卷三四九
11.1 組成
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五加皮半兩,地骨皮半兩,人蔘半兩,沒藥2錢,桂心2錢,牡丹皮3錢。
11.2 主治
婦人產後虛羸,發熱自汗,欲變蓐勞,或血氣所搏,及經候不調,寒熱自汗羸瘦。
11.3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酒各半盞,不飲酒只用清水1盞,開通錢1錢,麻油蘸之,同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下。煎不得攪,喫不得吹。
11.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