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煎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ǔ dān jiān wán

2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2.1 方名

牡丹煎丸

2.2 組成

延胡索半兩,砂仁半兩,赤芍藥1兩,牡丹皮1兩,山茱萸半兩,乾薑半兩(炮)、龍骨(細研)3兩,熟地黃(酒浸)3兩,檳榔3兩,羌活3兩,五味子1兩,人蔘1兩,白芷1兩,當歸(酒浸)1兩,幹山藥1兩,肉桂(去皮)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藁本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木香1兩,牛膝(酒浸)1兩,蓽撥1兩(水泡),石斛3兩(酒浸)。

2.3 主治

目病積年不愈,目數赤點者。

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溫酒或醋湯送下,日3次。

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6 用藥禁忌

孕婦不可服。

3 普濟方》卷三三五

3.1 方名

牡丹煎丸

3.2 組成

牡丹苦蔘貝母去心)、玄胡索白芍藥等分

3.3 主治

婦人血膈

3.4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米飲吞下,不拘時候。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局方》卷九

4.1 方名

牡丹煎丸

4.2 組成

延胡索半兩,縮砂仁半兩,赤芍藥1兩,牡丹皮1兩,山茱萸半兩,乾薑(炮)半兩,龍骨(細研,水飛)2兩,熟乾地黃(酒浸)2兩,檳榔2兩,羌活2兩,藁本(去土)1兩,五味子1兩,人蔘1兩,白芷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幹山藥1兩,澤瀉1兩,續斷(細者)1兩,肉桂(去粗皮)1兩,白茯苓1兩,白朮1兩,附子(去皮臍)1兩,木香1兩,牛膝(去苗,酒浸1宿,焙)1兩,萆薢(炮,爲末,炒熟)1兩,石斛(去根,酒浸)3兩。

4.3 主治

婦人衝任本虛,少腹挾寒,或因產勞損子髒風寒,搏於血氣,結生瘕聚,塊硬發歇,臍腹刺痛脅肋緊張,腰膝疼重,拘攣腫滿,背項強急,手足麻痹,或月水不調,或瘀滯澀閉,或崩漏帶下少腹冷疼,寒熱盜汗四肢痠痛,面色萎黃,多生(黑幹)(黑曾),羸乏少力,心多驚悸,不欲飲食。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以溫酒或醋湯送下,日2次。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6 用藥禁忌

妊娠不宜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