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á zǐ gāo

2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麻子膏

2.1 處方

麻子100克(取仁,碎)柏白皮 柳白皮 山梔子(碎)白芷 甘草各60克

2.2 製法

上藥銼細。

2.3 功能主治

燒傷、燙傷,皮肉爛壞者。

2.4 用法用量

以豬脂500克,煎三上三下,去滓。塗瘡上,日三次。

2.5 摘錄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

3 聖濟總錄》卷一七三:麻子膏

3.1 處方

大麻仁2兩,黑豆黃1兩,青黛半斤(研),蝦蟆1枚(燒灰,研),麝香(研)1兩。

3.2 製法

上先研麻仁,次搗研黑豆等四味爲末,與麻仁同研如稠餳,入少許竹瀝和勻,用瓷合收。

3.3 功能主治

小兒疳(匿蟲)下痢,不問赤白,及五種疳氣痢疾

3.4 用法用量

鼻疳瘡者,每服半匙匕,米飲調下,每日3次。若腦脊疳,每日塗口鼻,每日3次;若下部開,以綿裹藥半匙匕,納下部,每日3換。

3.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三

4 《外臺》卷二十九引《鬼遺》

4.1 方名

麻子膏

4.2 組成

麻子1合,柏白皮1兩,山梔子(碎)1兩,白芷1兩,甘草1兩,柳白皮1兩。

4.3 主治

火燒人肉爛壞。

4.4 用法用量

(口父)咀,以豬脂1升,煎三上三下,去滓,塗瘡上,每日3次。

5 《衛生總微》卷十九

5.1 方名

麻子膏

5.2 組成

大麻子1合,柏木白皮1兩,香白芷1兩,甘草1兩,生地黃1兩。

5.3 主治

火瘡

5.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塗瘡上。

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以豬脂8兩,同藥熬色黃,以綿濾去滓,盛瓷器中成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