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驚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màn jīng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Manjing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0658-91

2.3 處方

人蔘 90g 白朮(麩炒) 90g 丁香 30g 甘草 60g 附子(制) 90g 肉桂 90g 枸杞子 90g 熟地黃 120g 澤瀉 120g

2.4 製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120~ 130g制 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黑棕色的大蜜丸;氣微得,味微甜、辛。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2.7 功能與主治

補氣養血溫脾止瀉。用於小兒吐瀉日久,脾胃虛弱引起,面色 青白,身體瘦弱,四肢厥冷,嗜睡露晴。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 2~3 次。週歲以內小兒酌減。

2.9 規格

每丸重1. 5g

2.10 貯藏

密封

3 《天津市固有成方統一配本》

3.1 方名

慢驚丸

3.2 組成

人蔘3錢,白朮麩炒)3錢,橘皮3錢,甘草(炙)1錢,茯苓3錢,山茱萸酒蒸)2錢,炮姜3錢,肉豆蔻(煨)2錢,防風3錢,天南星(制)2錢,白芍1錢,天麻2錢,當歸2錢,肉桂1錢。

3.3 功效

扶陽祛寒,健脾止瀉

3.4 主治

胃陽虛引起的慢脾驚風,面色青黃,昏睡神衰,天吊鼻搧,四肢厥冷。

3.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週歲內酌減,溫開水送下,1日2次。

3.6 製備方法

山茱萸單放,將人蔘等13味共軋爲細粉,取部分細粉與山茱萸同軋碎,乾燥後,軋爲細粉,再與其餘細粉陸續配軋,和勻,過80~100目細羅,煉蜜爲丸,每丸重1錢(含藥量約4分5釐)。

4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4.1 方名

慢驚丸

4.2 組成

白朮(炒)3錢,人蔘去蘆)3錢,肉桂(去粗皮)3錢,川附子3錢,枸杞子3錢,澤瀉4錢,熟地4錢,丁香1錢,甘草2錢(以上共研爲細粉過羅),麝香5分。

4.3 功效

扶陽祛寒,溫脾止泄。

4.4 主治

小兒吐泄日久,慢脾驚風,面色青白,昏睡神短,天吊鼻搧,四肢厥冷。

4.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週歲以內小兒酌減,溫開水送下,1日2次。

4.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混合均勻,煉蜜爲丸,重5分,蠟皮封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