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luó bo zǐ sǎn
蘿蔔子1分,皂莢子10枚(煨熟,去皮),麻黃1分(去根節),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上爲粗散。
小兒咳逆,上氣喘促。
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燈芯20莖,煎至5分,去滓,分爲2服,不拘時候。
《聖惠》卷八十三
蘿蔔子(炒黃)不拘多少。
上爲末。
盤腸氣痛。
每服半錢,辣桂煎湯調下,或只入蘇合香丸,則用薑湯調下。
《直指小兒》卷二
蘿蔔子散
蘿蔔子5兩(炒令熟,搗羅取末1兩,餘者有油,別研如膏),草豆蔻(去皮)半兩,沉香半兩,丁香半兩,白朮半兩。
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少思飲食。
每1錢抄在口內細嚼後,以米飲下。其蘿蔔子膏中別入草豆蔻末1分,白沙糖3分,拌令勻;每取半棗大,亦細嚼,米飲下,不拘時候。
上爲末,入前蘿蔔子未及別入白沙糖2錢半,同研令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