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leaking eye with wind-heat lingering patter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漏睛·風熱停留證(leaking eye with wind-heat lingering pattern)是指風熱停留,以大眥頭皮色如常,或睛明穴下方稍顯隆起,按之不痛,但見有黏濁淚液自淚竅溢出,自覺隱澀不舒,時而淚出,或覺淚水粘睛爲常見症的漏睛證候[1]。
5 證候分析
臟腑津液上注於目而爲淚,現遊風客熱伏於大眥,淚液受灼,漸變稠濁,積久則滿,故見睛明穴下方稍顯隆起,濁液自淚竅沁沁而出。淚竅閉塞,故常自淚流。稠濁粘液外溢,淚自常流,目竅不潔,故時覺涎水粘睛,隱澀不舒。內熱不盛,故大眥皮色如常,按之不痛。
7 方藥治療
漏睛·風熱停留證可用白薇丸加蒲公英治療。方中防風、羌活、白蒺藜祛風散邪;白薇、蒲公英清熱解毒;石榴皮收斂止淚。全方祛風清熱,但清熱之力較弱。若熱勢偏盛,可加入銀花、連翹。如眥部稍有隆起,壓之不痛,頭昏眼花,腰膝痠軟者,爲肝腎不足之象,可加人菊花、枸杞子、補骨脂等。
8 關於漏睛
漏睛(leaking eye chronic dacryocystitis)爲病名[2]。見《太平聖惠方》卷三十三。漏睛又名目膿漏(《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漏睛膿出(《祕傳眼科龍木論》)、漏睛眼(《原機啓微》)、熱積必潰之病[2]、竅漏證(《證治準繩·雜病》)、眥漏症[2]。是指以內眥部常有黏液或膿汁自淚竅處溢出的眼病[2]。
現代醫家認爲,本病是一種常見病,成人或老年人最多,青年及兒童則較少,女性多於男性。有一眼獨病者,也有兩眼俱病者,但以一眼獨病爲多。多爲椒瘡的常見合併症之一,並有可能演變爲漏傭瘡。另外,邪毒長期伏於內眥,膿汁不盡,若行眼部手術或目珠外傷,尤其黑睛破損,皿邪毒乘隙而人,可繼發凝脂翳、黃液上衝等嚴重變症。
詳見漏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