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萬應茶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íng yuán wàn yìng chá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Lingyuan Wanying Cha

2.2 標準編號

WS3-B-1749-94

2.3 處方

木香 25g 廣藿香 5g 紫蘇 5g 枳殼 (麩制) 5g 前胡 2. 5g 蒼朮(糠炒) 2. 5g 荊芥 2. 5g 川木通 5g 金銀花 2. 5g 赤芍 2. 5g 車前子 5g 肉豆 5g 大黃 (酒制) 2. 5g 麥芽 10g 茵陳 5g 甘松 15g 白芷 5g 山楂 2. 5g 天花粉 2. 5g 小茴香 25g 香薷 5g 檳榔 5g 野甘草 75g 鬼針草 400g 白扁豆 5g 白芍 5g 積雪草 50g 飛揚草 80g 紅豆?姜制) 2. 5g 一點紅 25g 枳實 (麩制) 5g 荷葉 2. 5g 防風 5g 稻芽 10g 木瓜 2. 5g 澤瀉 (鹽制) 2. 5g 茯苓 10g 大腹皮 2. 5g 柴胡 5g 陳皮 (四制) 5g 丁香 2. 5g 狗肝菜 5g 厚朴 (姜制) 2. 5g 酢醬草 50g 白朮(土炒) 5g 肉桂 10g 石薺寧 35g 紫花地丁 5g 爵牀 50g 葉下珠 25g 虎咬紅 25g 鐵莧菜 40g 墨旱蓮 50g 桑白皮 5g 半夏 (姜制) 2. 5g 青蒿 200g 滑石 300g 甘草 50g 紅茶葉 200g

2.4 製法

以上五十九味,取木香丁香小茴香肉桂甘松粉碎成細粉備用; 其餘廣藿香等五十四味粉碎成中粉,加麥粉 1000g 與適量水拌勻,置熱壓滅菌半小時, 放冷後,加入上述細粉混勻,再加適量水製成軟材,制粒,分裝成360 袋;或壓制成 120 塊,低溫乾燥,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顆粒或方形塊,氣香,味微苦、微甘。

2.6 檢查

應符合茶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二冊附1 頁)

2.7 功能與主治

疏風解表,調胃健脾祛痰利溼。用於感昌發熱中暑痢疾腹痛吐瀉。

2.8 用法與用量

泡服或煎服,一次 15g,一日2~3次,小兒減半。

2.9 注意

孕婦忌服。

2.10 規格

每塊重 15g,每袋裝 5g

2.11 貯藏

密閉,防潮,防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