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làng dàng zǐ wán
莨菪子(水浸,石灰清汁煮1復時,掬出芽,曬乾,炒)半兩,附子(炮裂,去臍皮)半兩,乾薑(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
上爲末,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一切冷氣,積年氣痢。
每服20丸,食前米飲送下,加至30丸。如覺發熱,以綠豆汁解之。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莨菪子丸
莨菪子1兩半(水淘去浮者,水煮芽出,焙乾,炒令黃黑色,別杵爲末),蛇牀子1兩,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乾,別杵爲末),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蜀茶半兩,硇砂半兩(細研),黃(雄)雀糞1兩。
腎臟虛報,陽氣萎弱,手足不和。
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鹽湯送下。
上爲末,先取莨菪子、雄雀糞、硇砂3味,用白蜜4兩,同以漿水3升煮,勿住手攪,煎如餳,即入諸藥末爲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