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疥瘡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ài jiè chuāng

2 註解

疥瘡是由疥璊(疥蟲)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疥蟲寄生人體皮膚表皮內,在其中產卵活動,引起好發部位發生丘皰疹或小水皰,伴有奇癢。本病全國各地均可發病,無性別差異;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傳染性大,蔓延迅速,常在家庭和集體中流行、傳播,多人同時或先後患病。若治療處理不當,病情可反覆加重,呈慢性經過。

3 臨牀表現

1.基本皮損爲針頭大小丘皰疹、水皰及疥蟲在表皮內掘出的隧道;部分患者陰囊陰莖上可生成黃豆大的結節

2.皮損好發於指縫、腕部屈側、下腹部、股內側上部、外生殖器等處,頭面、掌蹠不多見,但嬰幼兒多全身發病,掌蹠常有膿皰;

3.皮膚瘙癢劇烈,尤以夜間爲甚;

4.搔抓可繼發溼疹樣變、膿皰瘡、毛囊炎癤病等。

4 診斷依據

1.有接觸傳染史,周圍多人患病;

2.皮疹爲小丘疹、水皰、隧道、結節等;

3.好發於指間、腕部屈側、下腹部、股內側、外生殖器等處;頭面、掌蹠不多見(嬰幼兒除外);

4.自覺劇癢,夜間尤甚;

5.皮疹處可找到疥蟲或蟲卵。

5 治療原則

1.按接觸性傳染病隔離消毒衣物寢具,周圍患者需同時治療;

2.病原治療;以外用藥物爲主;

3.止癢;

4.繼發溼疹樣變者,參照溼疹治療原則;

5.繼發感染者,給以抗生素治療;

6.小兒用藥與成人用藥不同;

7.陰部疥瘡結節可用皮損內注射療法。

6 用藥原則

1.全身塗藥,有無皮疹處均要塗藥,用藥量較大;

2.兩週後發現新皮疹,再重複第二療程治療;

3.繼發溼疹樣變者,參照溼疹治療原則及用藥;

4.繼發感染者,給以抗生素治療,參照球菌性皮膚病的抗生素藥物治療;

5.小兒用藥與成人用藥不同,使用濃度偏低的硫磺製劑爲宜;

6.陰部疥瘡結節可用皮損內注射療注;

7.止癢可選用1 ̄2種抗組胺劑。

7 輔助檢查

1.對單純疥瘡患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爲主;

2.對症狀不典型者、繼發溼疹樣變、膿皰瘡、毛囊炎癤病患者,或疑有挪威疥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

8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體徵消失,無復發;

2.好轉:症狀體徵好轉,皮損由多變少;

3.未愈:症狀體徵無改善,或症狀體徵消失,2周後復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