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临床路径(2016年版)
3.辅助检查: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核磁造影和CT三维表面重建检查判断损伤具体程度。(5)肩关节前后位,Y位,腋轴位(必要时)(6)肩关节MRI(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2.手术方式:肩关节镜下肩关节脱位矫正术,盂唇缝合修复术。
-
肩袖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肩袖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肩袖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5)肩关节正位、Y位X线片(6)肩关节MRI或MRI造影(必要时)(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凝血功能;
-
髌骨脱位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髌骨脱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髌骨脱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5)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髌骨轴位片(6)膝关节CT测量TTTG、膝关节MRI(7)胸片、心电图。(九)术后住院恢复2-5天。2.必要时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凝血功能;
-
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凝血功能;
-
肘关节镜临床路径(2016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肘关节游离体,肘关节强直,肘关节软骨损伤,肘关节骨关节病,肘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创伤性,色素等)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6)胸片、心电图。(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凝血功能;
-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完成手术记录和术后当天的病程记录□交待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完成手术日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麻科大夫术后随访□交班前医师查看术后病人情况并记录交班重点医嘱长期医嘱:□运动医学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饮食临时医嘱:□血、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
-
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踝关节软骨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5)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6)踝关节MRI(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凝血功能;
-
髋关节镜手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髋关节撞击综合症、或软骨、盂唇、滑膜病变(或关节内游离体)。(5)髋关节正位,蛙式位,dunn位,(6)核磁及造影(必要时)和CT三维表面重建(7)胸片、心电图。: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九)术后住院恢复2-4天。凝血功能;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含股骨头置换)(2016年版)
2.抗凝:按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9年)进行术后抗凝。2.假体脱位:术后过度内收内旋位可增加假体脱位风险。二、全髋关节置换术(含股骨头置换)临床路径表单及费用分类明细:适用对象:股骨颈骨折(ICD10:S72001);髋关节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