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298—2017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标准正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框架、工作程序、评估方法。吸入LC50:20003mg/m3·8h。通过劳动卫生学调查,识别出电镀行业的化学有害因素主要为氢氧化钠、盐酸(氯化氢)、硝酸、硫酸铜、工频电磁场和铬酸盐或重铬酸盐等。
-
化学有害因素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chemicalhazardousagents)包括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
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神经衰弱皮77二甲氧基甲烷Dimethoxymethane(DMM)109-87-5-3100-眼、黏膜刺激-78二聚环戊二烯Dicyclopentadiene77-73-6-25-呼吸道和眼刺激;呼吸系统致敏敏132己内酰胺Caprolactam105-60-2-5-眼、皮肤、上呼吸道刺激-1332-己酮(甲基正丁基甲酮)2-Hexanone(Methyln-butylketone)591-78-6-2040眼、鼻刺激;黄明芳、高青。
-
职业病诊断医师培训大纲(2021年版)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诊断能力培训:本大纲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除《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职业性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和冻伤外,还包括噪声所致的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中的职业性噪声聋及职业性爆震聋。了解职业健康监护选检项目及其意义。
-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本标准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A.9部分外源性化学物无法检测内累积接触剂量,或劳动者已脱离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较长时间后,不能准确评估外源性化学物内接触水平(内接触剂量),此时可对外接触水平(外接触剂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协助作出诊断。
-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OELs)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
OELs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OELs)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
混合接触比值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ratioofoccupationalexposureleveltoOELs)是指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当劳动者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有害因素时,每一种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其对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之和,称为混合接触比值(ratioofmixedexposure)。
-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ratioofoccupationalexposureleveltoOELs)是指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当劳动者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有害因素时,每一种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其对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之和,称为混合接触比值(ratioofmixedexposure)。
-
GBZ/T 297—2017 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
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3.1需求评价demandevaluation通过系统收集工作场所各种与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或推测与某种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及性的过程,从而为确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目标、策略和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
行动水平
行动水平(actionlevel)是指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包括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一般是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化学有害因素的行动水平,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容许浓度的一半。
-
管理水平
行动水平(actionlevel)是指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包括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一般是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化学有害因素的行动水平,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容许浓度的一半。
-
管理浓度
行动水平(actionlevel)是指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包括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一般是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化学有害因素的行动水平,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容许浓度的一半。
-
GBZ/T 296—2017 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网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3M中国有限公司。3.10结局评价outcomeevaluation远期效果评价对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的评价。
-
GBZ/T300.165—202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标准第165 部分:乙草胺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表1乙草胺的基本信息化学物质化学文摘号(CAS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乙草胺(Acetochlor)34256-82-1C14H20ClNO2269.85乙草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的乙草胺用聚氨酯泡沫塑料采集,无水甲醇解吸,经气相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
漂移限值
漂移限值(excursionlimits,EL)又称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
峰接触浓度
PE)是指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15min)确定的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对于接触具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超出PC-TWA水平的最大接触浓度。
-
MAC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
EL
漂移限值(excursionlimits,EL)又称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
最高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