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膏肓俞穴灸法
《膏肓俞穴灸法》为书名。又名《膏肓灸法》《灸膏盲俞穴法》。南宋·庄绰撰。成书于建炎二年(1228年)。书中主要介绍膏盲穴的部位、主治、不同流派的取穴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本书后被窦桂芳辑入《针灸四书》中。
-
膏肓灸法
《膏肓灸法》为书名。即《膏盲俞穴灸法》。《膏肓俞穴灸法》为书名。南宋·庄绰撰。成书于建炎二年(1228年)。书中主要介绍膏盲穴的部位、主治、不同流派的取穴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本书后被窦桂芳辑入《针灸四书》中。
-
陈了翁
陈了翁为南宋时针灸家。庄绰患疟,了翁为灸膏盲穴而愈。后庄绰结合本人经验,乃撰《膏肓俞穴灸法》一书。参见庄绰:庄绰为宋代针灸家。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善针灸,撰有《膏盲腧穴灸法》等。
-
灸膏肓俞穴法
《灸膏肓俞穴法》为书名。即《膏肓俞穴灸法》。又名《膏肓灸法》《灸膏盲俞穴法》。南宋·庄绰撰。成书于建炎二年(1228年)。书中主要介绍膏盲穴的部位、主治、不同流派的取穴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本书后被窦桂芳辑入《针灸四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