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为帛书名。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内容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大致相同,缺文较甲本多,首尾较完整。此外,在叙述脉的顺序上略有差异。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为帛书名。撰人不详。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青铜砭针
青铜砭针为古针具名。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首次发现,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4年)的器物。针长4.6厘米,中身有四棱,横断面呈菱形。
-
考古针灸图经
《考古针灸图经》为书名。元·姚良撰。一卷。见《苏州府志》。原书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