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硼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三氟化硼的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3.1原理:空气中三氟化硼用氢氧化钠溶液采集,分解生成的硼酸与苯羟乙酸及孔雀绿反应生成络合物,用苯提取,在633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3.2.2装有过氯乙烯滤膜或玻璃纤维滤纸的小型塑料采样夹。
-
GBZ/T 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和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等]的浓度。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一氧化碳在氢气中经分子筛与碳多孔小球串联柱分离,通过镍催化剂转化为甲烷,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
GBZ/T 160.5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环氧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环氧化合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epoxycompound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16074—1995、GB/T16076—1995。5℃下运输和保存,应当天测定。
-
GBZ/T 160.3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
根据褪色程度,于515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定量测定。3.4.2样品空白:将装有5.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5氯化氢和盐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5.1原理:空气中氯化氢和盐酸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在酸性溶液中,氯化氢与硫氰酸汞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
GBZ/T 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氧化物
3.4.2样品空白:将装10.0ml水的大型气泡吸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50ml四氯汞钠溶液中无水亚硫酸钠含量在0.05~4过氧化氢的四氯化钛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的过氧化氢用含钛吸收液吸收,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在41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
GBZ/T 160.6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不饱和脂肪族酯类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丙烯酸酯类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丙烯酸酯类(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戊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值定量。4.2.4热解吸器。
-
WS/T 833—2024 蘑菇中毒事件样本采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蘑菇中毒事件调查的样本采集、处理、运输和保存。附录A(规范性)野外蘑菇样本采集:A.1基本要求: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后,采样人员应在中毒病人或知情者引导下到原采集地进行可疑蘑菇样本采集。A.4.3样本采集:将蘑菇周围的凋落物和/或基质与蘑菇轻轻剥离,将蘑菇样本采下,应保持蘑菇的完整性。
-
GBZ/T 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钽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向各标准管依次加入1ml枸橼酸溶液A、硫酸溶液A和氟化钠溶液,摇匀。
-
GBZ/T 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醇类化合物
表1待测物的解吸液待测物解吸液甲醇蒸馏水丙烯醇二硫化碳丁醇和异戊醇异丙醇的二硫化碳溶液(2%)乙二醇异丙醇溶液(2%)氯乙醇异丙醇的二硫化碳溶液(5%)异丙醇和异辛醇异丁醇的二硫化碳溶液(1%)糠醇丙酮二丙酮醇异戊醇的二硫化碳溶液(1.5%)3.3.2FFAP:色谱固定液。4.2.3热解吸器。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
-
GBZ/T 160.6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酸酐类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酸酐类化合物[包括乙酐(Aceticanhydride)、马来酸酐(Maleicanhydride)和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anhydride)等]的浓度。4.4.2样品空白:将装好玻璃纤维滤纸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
GBZ/T 160.3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氟化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3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氟化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fluoride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16030—1995。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10.0μg/ml氟标准溶液。
-
GBZ/T 160.7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包括苯胺(Aniline)、N-甲基苯胺(N-methylaniline)、N,N-二甲基苯胺(N,N-Dimethylaniline)、对硝基苯胺(p-Nitroaniline)、三氯苯胺(Trichloroaniline)、苄基氰(Benzylcyanide)等]的浓度。
-
GBZ/T 160.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钡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钡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可溶性钡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水洗脱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在455.4nm波长处测量发射强度,进行定量。m——测得洗脱液中钡的含量(减去样品空白),μg;
-
GBZ/T 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醚类化合物》(Determinationofaliphaticether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7年06月13日发布,自2007年11月30日起实施,本部分代替GBZ/T160.52—2004,自本部分实施之日起
-
GBZ/T 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及其化合物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79.5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锰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4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磷酸溶液中,锰离子被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高锰酸盐;
-
GBZ/T 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铋及其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原子荧光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碲化铋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酸性溶液中,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碲化氢,由载气带入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子化器中,在214.3nm波长下,测定碲的含量,再换算为铋的含量。3.2.7电热板。用水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
GBZ/T 160.8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炸药类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炸药类化合物[包括黑索金(三次甲基二硝基胺,Cyclonite,RDX)、硝化甘油(Nitroglycerlne)、硝基胍(Nitroguanidine)和奥克托今(环四亚甲基四硝胺,Cyclotetramethylenetetranitramine,Octogen,HMX)等]的浓度。4.3.1洗脱液:水。
-
GBZ/T 160.1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钼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钼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钼(Molybdenum)和氧化钼(Molybdenumoxide)等]的浓度。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用稀消化液定量转移人具塞比色管中,并加至25ml刻度,摇匀,供测定。
-
GBZ/T 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醌类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7—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Methodsfordeterminationofquinonesintheairofworkplace)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4年05月21日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有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3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碲及其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碲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酸性溶液中,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碲化氢,在214.3nm波长下,由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碲的含量。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氨基茴香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的氨基茴香醚用硅胶管采集,甲醇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炭管两端,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
-
GBZ/T 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铬及其化合物
3.3.3消化液,高氯酸:硝酸=1:9。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4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三氧化铬、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用水采集,在酸性溶液中,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在55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4.2.4分光光度计。
-
GBZ/T 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化合物
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磷酸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1原理:空气中的磷酸雾用微孔滤膜采集,水洗脱后,在酸性溶液中,与钼酸铵和硫酸肼反应生成磷钼蓝,在68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3.2.8恒温水浴。4.3.1磷化铝片。5.3.2吸收液:高锰酸钾溶液(0.1mol/L)与硫酸溶液(1mol/L)等体积混合。
-
GBZ/T 160.4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苯类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的联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c1,c2——测得前后段解吸液中联苯的浓度(减去样品空白),μg/ml;
-
GBZ/T 160.6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族酯类化合物
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4.1原理:空气中的气溶胶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微孔滤膜采集,二硫化碳洗脱后,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洗脱液供测定。5.4.4样品空白:将装有玻璃纤维滤纸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
-
GBZ/T 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20.0μg/ml氨标准溶液。5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5.1原理:空气中氰化氢用氢氧化钠溶液采集,氰化物用微孔滤膜采集,在弱酸性溶液中,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菸酸钠反应并水解生成戊烯二醛酸,再与巴比妥酸缩合成紫色化合物,在60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测定。
-
GBZ/T 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卤代芳香烃类化合物[包括氯苯(Chlorobenzene)、二氯苯(Dichlorobenzene)、三氯苯(Trichlorobenzene)、对氯甲苯(p-Chlorotoluene)、苄基氯(Benzylchloride)、溴苯(Bromobenzene)和邻氯苯乙烯(o-Chlorostyrene)等]的浓度。
-
GBZ/T 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铊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可溶性气溶胶态铊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洗脱后,在276.7nm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钙及其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钙及其化合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钙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1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钾及其化合物
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可溶性气溶胶态钾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钾和氯化钾等)用微孔滤膜采集,经洗脱后,在766.5nm波长下,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锂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氢化锂发射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氢化锂用微孔滤膜采集,经酸洗脱后,在670.8nm波长下,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氢化锂的含量。3.3.3标准溶液:称取0.9290g碳酸锂(光谱纯),用洗脱液溶解,并定量转移人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
GBZ/T 160.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及其化合物
ICS13.100C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60.5—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镉及其化合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自2004年12月0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T16016—1995。临用前,用盐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l镉标准溶液;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镁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镁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85.2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2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钨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钨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3.3.6消化液:高氯酸:硝酸=1:9。3.4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159执行。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向各标准管加5ml氯化亚锡溶液,2ml硫氰酸钾溶液,再加0.5ml三氯化钛溶液,摇匀。
-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钠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用微孔滤膜采集,经洗脱后,在589.0nm波长下,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1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镍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镍(Nickel)、氧化镍(Nickeloxide)和硝酸镍(Nickelnitride)等]的浓度。临用前,用硝酸溶液稀释成10.0μg/ml镍标准溶液。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锑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锑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锑(Antimony)和氧化锑(Antimonyoxide)等]的浓度。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加入1ml酒石酸溶液,用盐酸溶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50.0ml。
-
GBZ/T 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混合烃类化合物[包括液化石油气(Liquifiedpetroleum)、溶剂汽油(Solventgasolines,Solventnaphthas)、抽余油(Raffinate)、非甲烷总烃(Totalhydrocarbons)和石蜡烟(Paraffinwaxfume)等]的浓度。100目玻璃微球;
-
GBZ/T 307.2—2018 尿中镉的测定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Z/T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3原理:尿液样品(以下称尿样)用0.5%硝酸溶液直接稀释,以铑(Rh,10.0 g/L)作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稀释液中镉的浓度。充分振摇混匀,取出0.50mL,置于15mL聚乙烯离心管内,加入4.50mL0.5%硝酸溶液溶液,摇匀待测,其余处理步骤同上。
-
GBZ/T 160.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钴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钴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40.7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
GBZ/T 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铜及其化合物
前言:为贯彻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特制定本标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1原理:空气中铜烟和铜尘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324.7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2.2采样夹,滤膜直径40mm。
-
GBZ/T 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锡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化合物[包括金属锡(Tin)、二氧化锡(Tindioxide)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dilaurate)等]的浓度。3.4.4样品空白: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4.2.8分光光度计。
-
GBZ/T 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4.2.6电热板。7.2仪器:7.2.1活性炭管,热解吸型,内装100mg活性炭。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操作条件,在283.3nm波长下,进样20μl,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铅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
GBZ/T 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4.3.3吸收液,甲醛缓冲液:称取1.82g环己二胺四乙酸,溶于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置于冰箱内保存。6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6.1原理:空气中三氧化硫和硫酸雾用微孔滤膜采集,用水洗脱后,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9.2仪器:9.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100mg/50mg活性炭。9.2.3溶剂解吸瓶,5ml。
-
GBZ/T 300.128—2018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28部分:甲基丙烯酸酯类
2——甲基丙烯酸甲酯。图1色谱分离图5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临用前,用环己烷稀释成500.0 g/mL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标准溶液。
-
GBZ/T 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锶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锶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锶(Strontiumoxide)和氯化锶(Strontiumchloride)等]的浓度。3.3.3消化液:高氯酸:硝酸=1:9。3.3.6盐酸溶液,6mol/L。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
-
GBZ/T 160.5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能权等。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环己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原理:空气中的环己酮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3.5.3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吸液;
-
GBZ/T 300.43—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3部分:叠氮酸和叠氮化钠
本部分中的主要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叠氮酸和叠氮化钠的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4.3.3氨基磺酸铵溶液,50g/L:5g氨基磺酸铵溶于吸收液液中,稀释至100mL。标准溶液。4.5.1.2滤膜样品:向装有微孔滤膜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0mL吸收液,于60℃水浴中洗脱20min。
-
GBZ/T 160.2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锌及其化合物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锌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测定。3.4.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流量采集2~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操作条件,在213.8nm波长下,用贫燃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锌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
-
GBZ/T 160.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羧酸类化合物
表2方法的性能指标化合物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氯乙酸检出限,μg/ml2.8351201003.2最低检出浓度,mg/m30.6843.30.1测定范围,μg/ml2.8~4对苯二甲酸的紫外分光光度法:4.1原理:空气中的对苯二甲酸用微孔滤膜采集,氢氧化钾溶液洗脱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38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