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眶内侧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眶内侧肿瘤切除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部肿瘤切除术ICD编码:01.603颅眶部解剖:适应症:眶内侧肿瘤切除术适用于:1.位于眼眶上半部的肿瘤,尤其是较后部位者适于作眶上部肿瘤切除术。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6.洗头、洗澡。去除额部骨板时要细心分离硬脑膜和可能穿入颅骨内的矢状窦。
-
眶后外部肿瘤切除术
前后位断层X线片可显示眶上壁和眶下壁的情况。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6.洗头、洗澡。去除额部骨板时要细心分离硬脑膜和可能穿入颅骨内的矢状窦。2.为了预防反应性脑水肿,可留置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引流管,并加强其护理。5.内眦移位:原因是术中剥离了内眦韧带的附丽,未作内眦固定术。手术时慎勿损伤上睑提肌。
-
眶上部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眶上部肿瘤切除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部肿瘤切除术ICD编码:01.601眶部及颅顶部层次:适应症:眶上部肿瘤切除术适用于:1.位于眼眶上半部的肿瘤,尤其是较后部位者适于作眶上部肿瘤切除术。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6.洗头、洗澡。去除额部骨板时要细心分离硬脑膜和可能穿入颅骨内的矢状窦。
-
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
手术名称: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别名: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距增宽矫正术/眶距增宽颅外途径矫治术ICD编码:02.0403面颅部解剖:适应症: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适用于一、二度眶距增宽症。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
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
手术名称: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别名: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正术分类:口腔科/颅面外科手术/眶距增宽矫正术/眶距增宽颅外途径矫治术ICD编码:02.0403面颅部解剖:适应症:眶距增宽内移眶内、外侧壁矫治术适用于一、二度眶距增宽症。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注意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
-
眶距增宽颅底下截骨矫正术
前后位断层X线片可显示眶上壁和眶下壁的情况。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2.完成肝、肾、心、肺功能检查及血生化、血气等有关检测,了解病人的周身状况。骨切开线类似U形,在颧额部带一骨突。3d拔除头皮下负压引流管,术后第7d拆除冠状切口缝线。并发症:1.脑脊液漏:主要原因是骨切开时损伤了硬脑膜或通入颅腔。
-
眶距过窄矫正术
从X线片上应注意观察筛板的位置。6.洗头、洗澡。③眶顶平面的内侧和外侧骨切开:沿筛板的外侧作前后向骨切开,其前端与眶上横骨切开线相遇,其后端与眶顶的横骨切开线相接。2.为了预防反应性脑水肿,可留置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引流管,并加强其护理。5.内眦移位:原因是术中剥离了内眦韧带的附丽,未作内眦固定术。
-
眶距增宽颅内、外途径矫治术
断层X线片上也可显示两侧视神经孔间的距离。手术步骤:1.翻转头皮额瓣,显露头面部骨架:作双侧头皮冠状切口,两侧至颧弓上缘和耳屏前,保留颞浅动脉于皮瓣内(图10.14.1.1-6,10.14.1.1-7)。12.内眦韧带的缝合固定:重新找出内眦韧带的内端,用软金属丝绕缝两道,以防割穿韧带,每侧韧带各用1根金属丝。及时防治脑水肿;
-
颅内外联合径路矫治眶距增宽症手术
断层X线片上也可显示两侧视神经孔间的距离。手术步骤:1.翻转头皮额瓣,显露头面部骨架:作双侧头皮冠状切口,两侧至颧弓上缘和耳屏前,保留颞浅动脉于皮瓣内(图10.14.1.1-6,10.14.1.1-7)。12.内眦韧带的缝合固定:重新找出内眦韧带的内端,用软金属丝绕缝两道,以防割穿韧带,每侧韧带各用1根金属丝。及时防治脑水肿;
-
颅内外联合径路眶距增宽症整复手术
断层X线片上也可显示两侧视神经孔间的距离。手术步骤:1.翻转头皮额瓣,显露头面部骨架:作双侧头皮冠状切口,两侧至颧弓上缘和耳屏前,保留颞浅动脉于皮瓣内(图10.14.1.1-6,10.14.1.1-7)。12.内眦韧带的缝合固定:重新找出内眦韧带的内端,用软金属丝绕缝两道,以防割穿韧带,每侧韧带各用1根金属丝。及时防治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