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中毒
二次中毒(secondarypoisoning)是指肉食动物吞食中毒鼠尸后,引起再次中毒现象。
-
呋喃丹
健康危害:主要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在组织中蓄积而引起中毒。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经口属剧毒类;经皮属中等毒类。呋喃丹属高毒农药。在美国曾发现30余起猛禽(鹰、隼、秃鹫)遭呋喃丹二次中毒事故。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硫脲类杀鼠剂
概述:硫脲类杀鼠剂是较常见的一类杀鼠剂,如安妥、灭鼠特、灭鼠肼、双鼠脲等,这类杀鼠剂大多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灭鼠肼:灭鼠肼又名捕灭鼠、灭鼠丹、鼠硫脲,本品为金黄色结晶或粉末,微臭,味极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二醇,性质不稳定,分解后着色变深。本品毒性较高,小鼠经口LD50为14.8mg/kg。
-
灭鼠肼
概述:灭鼠肼又名捕灭鼠、灭鼠丹、鼠硫脲,本品为金黄色结晶或粉末,微臭,味极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二醇,性质不稳定,分解后着色变深。人最小致死量为0.09mg/kg,可发生二次中毒,中毒机制与安妥相似。主要损害毛细血管,产生肺水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出血,并可引起肝、肾变性、坏死。
-
捕灭鼠
概述:灭鼠肼又名捕灭鼠、灭鼠丹、鼠硫脲,本品为金黄色结晶或粉末,微臭,味极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二醇,性质不稳定,分解后着色变深。人最小致死量为0.09mg/kg,可发生二次中毒,中毒机制与安妥相似。主要损害毛细血管,产生肺水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出血,并可引起肝、肾变性、坏死。
-
灭鼠丹
概述:灭鼠肼又名捕灭鼠、灭鼠丹、鼠硫脲,本品为金黄色结晶或粉末,微臭,味极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二醇,性质不稳定,分解后着色变深。人最小致死量为0.09mg/kg,可发生二次中毒,中毒机制与安妥相似。主要损害毛细血管,产生肺水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出血,并可引起肝、肾变性、坏死。
-
鼠硫脲
概述:灭鼠肼又名捕灭鼠、灭鼠丹、鼠硫脲,本品为金黄色结晶或粉末,微臭,味极苦,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丙二醇,性质不稳定,分解后着色变深。人最小致死量为0.09mg/kg,可发生二次中毒,中毒机制与安妥相似。主要损害毛细血管,产生肺水肿、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出血,并可引起肝、肾变性、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