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痰瘀相关
痰瘀相关指痰证与瘀证在病理机制上的相互关连。古人对此亦早有论述,如朱丹溪的“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张景岳的“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庞安时的“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等论点,均阐述了痰瘀相关的理论。
-
化痰消瘀
化痰消瘀为治法。指用具有祛除痰浊、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药治疗痰瘀互结证的治法。现代中医药研究心血管、脑血管及肿瘤等慢性病,认为病机较多与痰及血瘀相关,治疗以化痰和活血散瘀的方法获效。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功能理气,宽胸,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