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生物全息律
全息生物学的主要基础理论。(2)全息胚上的一个部位相对于该全息胚的其他部位,与整体或其他全息胚上其对应的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在不同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层次上,生物全息律还体现为以下具体规律,如穴位分布的全息律,生物体结构的全息律,形态全息律,生理全息律,生化全息律,广义和狭义遗传法则等。
-
穴位全息律
穴位全息律是有序穴位群在人体各节肢及其他较大相对独立部分均依与人体全息对应关系重复分布的规律。
-
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第二掌骨侧诊法:第二掌骨侧诊法主要采用压痛法,依据中医学的藏象原理和经络原理,体表穴位和体内的宏观部位存在信息双向通路,当机体某器官病变时,在体表对应穴位有压痛反射或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第二掌骨侧治法:在治法上,可以通过给该有特异性反射的穴位以刺激信号,来调理其在身体上对应部位的病理变化。
-
第二掌骨侧针法
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是上肢穴。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面肌痉挛、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失眠、落枕、肩周炎、神经性耳聋、鼻炎、癫痫、荨麻疹、胆结石、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偏瘫等。
-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诊疗法是遵循生物全息规律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中医学的脉诊、舌诊、手诊等诊法,以及耳针、面针、头皮针,鼻针、足针等微针系统,都是典型的全息诊疗法,至今仍是全息诊疗法的主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