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 30 天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后30天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 30 天死亡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后30天内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30天死亡率=出院后30天内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对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管理情况。
-
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3)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并与通气显像不匹配,即至少一个或更多叶段的局部灌注缺损而该部位通气良好或X线胸片无异常;4.需排除以下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空气栓塞,感染性血栓等。(3)肌钙蛋白T或I;:1.溶栓治疗: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路径(2019年版)
(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5)抗核抗体(A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环瓜氨酸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10)外科肺活检(HRCT为非典型UIP型时,且病情许可时)。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病原学检查、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试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等。
-
脑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脑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心肌酶谱、血脂,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
脑梗死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脑梗死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1.整体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5)降低颅内压。8.防治应激性溃疡: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脑脊液检查:2/3患者以上患者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1.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等。
-
脑出血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脑出血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印发。: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7.早期康复治疗。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超声心动图、胸部CT、关节超声检查,关节MRI、关节镜检查、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病毒性肝炎系列、肿瘤标志物。:1.非甾体抗炎药2.糖皮质激素类药3.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硫唑嘌呤/雷公藤多甙/环孢素/青霉胺/环磷酰胺/艾拉莫得等,选用何种药物及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
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三)组织开展本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反馈,以及评估、考核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相关信息。日间手术患者应当在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随访。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和信息化手段开展日间医疗质量管理,对日间医疗质量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预警,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并评估干预效果。
-
寻常型天疱疮临床路径(2009年版)
5.抗菌药物。(3)皮肤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天疱疮抗体及滴度;(4)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可选择泼尼松、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2.免疫抑制剂:选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及环孢素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5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印发。2.糖皮质激素。3.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3)胸片、心电图。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创面破溃疑有感染者)。
-
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带状疱疹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5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54号)印发。(3)X线胸片、心电图。3.神经营养药:甲钴铵、腺苷钴铵、维生素B1等,用药时间视病情定。5.免疫调节剂: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
-
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足量糖皮质激素。7.局部治疗及护理。(4)EB病毒等检测、肿瘤指标筛查(必要时)2.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抗菌药物:使用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根据创面/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doc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表单.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血铅、尿铅、网织红细胞计数、铁三项、叶酸、维生素B1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D-二聚体、肿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骨髓穿刺和活检、红细胞锌原卟啉(ZPP)或尿δ-氨基-γ-酮戊酸、脑电图等。3.改善贫血药物。
-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短。:1.必需的检查项(1)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离子、凝血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心电图、肺CT等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印发。(3)生物制剂。(2)肺功能、肺高分辨率CT(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者)、骨扫描(应用阿维A出现骨痛者);红皮病型和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慎用。
-
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系统性硬化症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皮肤性病科专业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0号)印发。(3)胸部X线片;若出现危重病情,如呼吸循环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或衰竭等,应当立即给予相应的紧急处理并转入ICU、CCU等相应学科治疗。
-
骨关节炎(0A)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红细胞沉降率、CRP;玻璃酸钠;局部外用药DMARDs以及软骨保护剂:双醋瑞因、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多西环素、双膦酸盐、维生素A、C、E、D.外科治疗:关节腔镜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关于印发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个艾滋病机会感染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7号)印发。(1)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祛痰、止咳,解痉、平喘,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
间质性肺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8)其他病因间质性肺病:如结节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2)未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表现为UIP型。(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风湿全套、病毒全套筛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清蛋白电泳等;
-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3.有明显影响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常规治疗的情况,不进入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临床路径。(3)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免疫球蛋白及补体;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复方新诺明,生物靶向制剂、IVIG、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等。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GBZ2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职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迟发脑病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1.吸氧,必要时高压氧治疗。
-
支气管扩张症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保持气道通畅,积极排出痰液。4.对症治疗。(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1.抗菌治疗: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伴有大量咯血者,按照大咯血的临床路径处理。
-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呼吸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印发。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呼吸内科)(2009年版)
三级护理(根据病情)□吸氧(必要时)□卧床休息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必要时)□镇咳、通便(必要时)□胸腔穿刺抽气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长期医嘱:□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二~
-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27日《关于印发上消化道出血等内科12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56号)印发。(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4.抑酸药物。5.内镜检查。(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活动性出血已止。
-
肺脓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免疫功能。(3)血培养,下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支气管镜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4)胸部CT、心电图、超声检查。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9年版)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学组,2016年)。1.原发病治疗。(2)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脑钠肽(BNP)或N端BNP前体(NT-proBNP)。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临床路径(2016年版)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肾活检、肺活检、皮肤活检、自免肝抗体、抗磷脂抗体谱、血气分析、磁共振检查、HBV-DNA、HCV-RNA、PCT、C13呼气试验、消化内镜检查。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来氟米特等),生物靶向制剂、IVIG。
-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Intern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4.抑酸药物。(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路径(2012年版)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胸痛等。4.痰液检查: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或分枝杆菌培养阳性。(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或C反应蛋白)、血尿酸;(8)痰查癌细胞、血液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等)(怀疑合并肿瘤患者)。:1.出现严重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关于印发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个艾滋病机会感染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7号)印发。除外白塞病(Behcet)、视网膜血管炎等原因。1.支持、对症治疗。2.抗巨细胞病毒治疗。(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
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4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阿尔茨海默病等2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401号)印发。(3)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学指标;
-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三级护理(根据病情)□吸氧(必要时)□卧床休息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胸腔超声、胸部CT、心脏酶学、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必要时)□镇咳、通便(必要时)□胸腔穿刺抽气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长期医嘱:□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二~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2016年版)。1.原发病治疗。(4)胸部正侧位片或床旁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4.不推荐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和治疗ARDS。
-
红皮病型银屑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2.系统药物治疗(1)维A酸类药物(2)免疫抑制剂(3)生物制剂(4)抗感染药物(5)免疫调节剂(6)中药3.物理治疗4.联合治疗5.序贯疗法6.其他: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等。(2)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抗“O”、C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凝血功能检查;
-
成人Still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5、其他植物制剂:如雷公藤、青藤碱、白芍总苷。(3)红细胞沉降率、CRP、免疫球蛋白、补体;(4)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3、DMARDs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得抗疟药、硫唑嘌呤、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沙利度胺、环孢素A、他克莫司、环磷酰胺。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29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呼吸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2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血沉、C反应蛋白(CRP),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T或cTNI)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心率快者可以选择合心爽;do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
-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3)肌酶谱(CK、CK-MB、LDH、AST)、肌电图(3)血沉、CRP、免疫球蛋白、补体、ANA、抗ds-DNA、抗ENA谱(应包括抗Jo-1抗体)、抗磷脂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自身抗体谱(含RF、抗CCP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含抗线粒体抗体)。:1.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用药剂量及时间视病情而定。
-
白塞病(贝赫切特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
二级护理□膳食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分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视病情需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口服、静脉或外用,视病情需要□秋水仙碱□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沙利度胺/硫唑嘌呤/雷公藤多甙/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环孢素A,视病情需要□视病情需要予以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
抗磷脂综合征临床路径(2016年版)
(3)免疫球蛋白、补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3)Coombs试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6、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A/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唑嘌呤,选用何种药物及用药时间视病情而定。□抗核抗体、自身抗体、抗磷脂抗体、抗β2GP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