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亚明
金亚明,1959年生,江苏泰州人,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现任泰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泰州市中医药学会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3项。
-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中国中医药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说中国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由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总会下设办公室、学术部、继续教育部、国际交流部、科技合作部、期刊编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等8个部门。
-
医德修养
医德修养即医务工作者医德素质的培养、锻炼。即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按照一定的医德原则和规范来要求自己,纠正不合医德要求的思想和行动,逐步地把医德原则、医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感情、意志和信念,自觉地体现到行动中去。二是指医德修养水平。医德境界的高低,常常以有没有医德修养、医德修养的高低来评价。
-
周光
周光,1954年生,江苏省如东县人,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通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南通市中医院(邮码:226001)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病、妇科病,对肝胆病诊治尤有体会。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周光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7篇。
-
针灸腧穴学
《针灸腧穴学》为书名。杨甲三主编。1989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总论、各论、附篇三个部分。与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配套。本书集古今之文献,理诸家之异同,扬其是,辨其非,尊古而不泥古,表明作者观点。可供针灸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者研究参考之用。
-
青铜砭针
青铜砭针为古针具名。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首次发现,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战国至西汉时期(公元前475~公元24年)的器物。针长4.6厘米,中身有四棱,横断面呈菱形。
-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为帛书名。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内容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大致相同,缺文较甲本多,首尾较完整。此外,在叙述脉的顺序上略有差异。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为帛书名。撰人不详。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载于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中。
-
足臂十一脉灸经
《足臂十一脉灸经》为帛书名。1973年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为研究经络学说的形成历史提供了原始的实物根据。见1979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二病方》。
-
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
《国外对经络问题的研究》为书名。王本显编译。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将近年来国外,尤其是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对经络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按十二个大专题及若干个小专题逐项做了综合介绍。内容丰富,取材新颖,可供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