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胸外科)(2009年版)
基本信息:《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胸外科)(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胸外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60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行肺大疱切除和/或胸膜固定术(ICD-9-CM-3:32.2和/或34.601,34.9201)(二)诊断依据。
-
肺大疱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发生气胸者按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实施。: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手术治疗:(1)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3胸部CT、心电图。(4)超声心动图(60岁以上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5)肺功能、血气分析、肺通气灌注扫描(酌情)。(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
-
自发性气胸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第一诊断为自发性气胸(ICD-10:J93.0-J93.1)。(2)胸片或CT检查证实有肺大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1g/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九)术后住院恢复14-28天。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3.如有继发感染征象,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腹部超声或CT。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肌酐清除率10~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者禁用;(3)推荐头孢曲松钠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①成人:1克/次,一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3.术中用药:抗菌药物等。
-
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第一诊断为肺良性肿瘤(ICD-10:D14.3)行肿瘤摘除术、肺局部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ICD-9-CM-3:32.2-32.4)(二)诊断依据。2.体征:早期不显著。
-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6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4.凝血功能;: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或全身麻醉;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疑似阴道受累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组织活检。3.术后隔日腹部切口换药;3.围手术期并发症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参考标准。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肿瘤标志物。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5.术中应用纳米炭进行甲状旁腺负显影及淋巴结示踪。(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术后必须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激素、血生化(包括血清钙)。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6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8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印发。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4.病理: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6)头颅CT扫描。4.术后继发其他部位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1.病史:颈部肿物。: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
创伤性闭合性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3)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昏迷者。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及激素。4.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一次。
-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等。4.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新发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应当立即复查头颅CT,并重新评价手术指征。
-
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10月26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外科7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79号)印发。: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4.3血栓性外痔疾病编码。(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5)创面水肿:使用局部或全身消水肿药。(6)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处理。
-
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6)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处理;
-
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2019年版)
基本信息:《血栓性外痔临床路径(2019年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19年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有关病种临床路径(2019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933号)印发,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每天切口换药1~(6)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处理。
-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19年版)
(3)凝血功能。3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部分患者受血性脑脊液刺激或对减压垫棉或其他材料有排异反应,术后出现长时间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情况,需要行腰椎穿刺,如果确诊为颅内感染需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doc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表单.
-
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09年版)
基本信息:《三叉神经痛临床路径(2009年版)》由卫生部于2009年9月04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140号)印发。4.患者一般情况好,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2.术后1天切口换药,注意观察切口渗出情况。
-
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1.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硬脑膜下血肿;(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1.手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有以下情况者应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或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再昏迷;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改善脑神经功能药物,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激素、保护胃粘膜药物。
-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
基本信息:《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11月8日《关于印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外科26个病种县级医院版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42号)印发。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4.术后2-3天切口换药,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或引流条。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19版)
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线片、腹部立位X线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选择用药;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质饮食;3天切口换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2.术后12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6年县医院版)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降颅压药、改善脑神经功能药物(神经保护),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存在危重症应激不良(corticosteroidinsufficiencyincriticallyill,CIRCI)的患者,应给予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如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mg,静脉用,q12h或者24小时泵入;
-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2019年版)
1.手术治疗: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明确,有以下情况者应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1)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或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再昏迷。3.术后用药:抗菌药物、脱水药,酌情应用预防性抗癫痫药。(十)出院标准: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