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下限
定量下限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
GBZ/T 300.31—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1部分:锌及其化合物
本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定量测定范围、最低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平均采样效率和平均消解回收率等方法性能指标见表2。5锌及其化合物的溶剂洗脱-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1原理:空气中气溶胶态锌及其化合物(包括氧化锌、氯化锌等)用微孔滤膜采集,酸洗脱后,锌离子在pH4.0~
-
GBZ/T 300.66—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66部分: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
本法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定量测定范围、最低检出浓度、最低定量浓度(按采样2h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吸附容量和解吸效率等方法性能指标见表3。3——二硫化碳;6.5分析步骤:6.5.1样品处理:将活性炭管放入热解吸器中,其进气口一端与100mL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载气(氮)相连,用50mL/min流量,于350℃下解吸至100.0mL。
-
GBZ/T 300.73—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73部分: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表2方法的性能指标化合物性能指标氯甲烷二氯甲烷检出限/(μg/mL)0.0030.011定量下限/(μg/mL)0.010.04最低检出浓度/(mg/m3)311最低定量浓度/(mg/m3)1033定量测定范围/(mg/m3)10~5.2仪器:5.2.1活性炭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活性炭。由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为三氯甲烷和/或四氯化碳标准溶液。
-
化妆品中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检测方法验证技术规范
日间精密度:不同天测定的精密度。4.10稳定性在确定的分析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被测物质在一定溶剂或空白样品中的化学稳定性,包括日内稳定性和日间稳定性。实验室内验证的内容一般包括:方法特异性、线性及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下限、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和实验样品检测。
-
GBZ/T 300.100—2018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00部分:糠醛和二甲氧基甲烷
临用前,用吸收液稀释成5.0μg/mL糠醛标准溶液。5二甲氧基甲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5.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二甲氧基甲烷用活性炭管采集,正己烷解吸后进样,经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8h长时间采样。现场可能共存的甲醇、乙醇、丙酮、乙酸甲酯、环己烷不干扰本法。
-
GBZ/T 315—2018 血中铬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295职业卫生生物监测方法总则WS/T97尿中肌酐的分光光度测定法WS/T98尿中肌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3原理:血液样品用基体改进剂稀释后,在357.9nm波长下,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00.0μg/L标准系列溶液、0.1mL牛血、0.8mL基体改进剂于离心管中,混匀,参照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进样测定。
-
GBZ/T 300.104—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04部分:二乙基甲酮、2-己酮二异丁基甲酮
然后加二硫化碳至刻度。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4.4.5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炭管两端,并立即封闭,然后与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表3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的性能指标化学物质性能指标二乙基甲酮2-己酮二异丁基甲酮检出限/(μg/mL)330.650.40定量下限/(μg/mL)1102.21.3定量测定范围/(μg/mL)110~
-
化妆品中苄索氯铵、劳拉氯铵和西他氯铵的检测方法
表1苄索氯铵劳拉氯铵西他氯铵检出限0.07mg0.04mg0.03mg定量下限0.3mg0.2mg0.1mg检出浓度(0.5g样品)11mg/g8mg/g9mg/g最低定量浓度(0.5g样品)35mg/g25mg/g30mg/g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一级实验用水。4.6超声波清洗器。流动相:甲醇+0.1mol/L醋酸铵缓冲溶液(冰醋酸调pH至5.0)(75+25);
-
GBZ/T 300.162—2018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62部分:苯醌
表1苯醌的基本信息4苯醌的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4.1原理:空气中蒸气态的苯醌用硅胶管采集,2,4-二硝基苯肼乙腈溶液解吸,苯醌与2,4-二硝基苯肼在常温下可迅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2,4-二硝基苯腙,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t—采样点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化妆品中颜料橙5等5种禁用着色剂的
本方法对酸性黄36、颜料橙5、颜料红53:1、苏丹红Ⅱ和苏丹红Ⅳ的检出限、定量下限、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见表1。5.3样品测定按设定的色谱条件(5.2),取着色剂系列标准溶液(3.20)分别进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系列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
化妆品中32种禁限用染料成分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中32种禁限用染料成分的检出限、定量下限及取0.5g样品时的检出浓度及最低定量浓度见表1。以下几种物质在上述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分别采取如下措施:甲苯-2,5-二胺硫酸盐和2-氯-p-苯二胺硫酸盐2种物质直接用2g/L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溶解并定容;r——从校准曲线上查得的待测样液中染料成分的质量浓度,mg/L;
-
化妆品中4-氨基偶氮苯和联苯胺的检测方法
2原理:试样在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5)中经叔丁基甲醚超声萃取后,使用硅胶-中性氧化铝混合填充的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叔丁基甲醚为淋洗液,浓缩后进样,经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器测定,使用保留时间、待测组分特征离子丰度比双重模式进行定性,外标法对各组分定量离子峰面积进行定量。3.3正己烷:色谱纯。
-
化妆品中苯扎氯铵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苯扎氯铵的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扎氯铵(CAS:8001-54-5;4.6超声波清洗器。流动相:乙腈+0.1mol/L醋酸铵缓冲溶液(冰醋酸调pH至5.0)(70+30);5.2.2测定方法取标准工作溶液分别进样,以目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三条标准工作曲线。
-
化妆品中羟基喹啉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羟基喹啉的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羟基喹啉(CAS:148-24-3)的方法。本方法对羟基喹啉的检出限为0.0002mg,定量下限为0.0006mg。5.2.2测定方法取标准工作溶液分别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标准工作曲线。m——样品取样量,g;
-
化妆品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过氧化氢(CAS:7722-84-1)含量的方法。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其峰面积,记录氧化三苯基膦的峰面积,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氧化三苯基膦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c——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
化妆品中苯并[а]芘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5pg,定量下限为1.6pg,取样量为0.5g时,检出浓度为0.5μg/kg,最低定量浓度为1.6μg/kg。4.2超声波清洗器。5.3校准曲线的制备用甲醇将(3.2)苯并[а]芘标准溶液稀释成浓度为0.08,0.16,0.8,4.0,16.0ng/mL的标准系列,各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各次色谱峰面积,并绘制峰面积——浓度曲线。
-
化妆品中间苯二酚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间苯二酚的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间苯二酚(CAS:108-46-3)含量的方法。3.4间苯二酚标准储备液(ρ=0.5g/L):称取间苯二酚0.025g,精确到0.0001g,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水溶液(3.3)溶解并定容至50mL,即得质量浓度为0.5mg/mL的间苯二酚标准储备溶液。
-
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丙烯酰胺单体(CAS:79-06-1)的方法。3.3醋酸铵。3.10丙烯酰胺系列标准溶液:按照表1操作,分别精密量取一定体积的丙烯酰胺标准储备溶液(3.9)置10mL量瓶中,以乙腈溶液(3.7)稀释并定容至刻度,得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系列标准溶液。
-
化妆品中水杨酸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对水杨酸的检出限为0.0007μg,定量下限为0.002μg;流动相B液:量取磷酸溶液250.0mL,并用甲醇(3.2)稀释至1000mL。4.5超声波清洗器。5.3测定在5.2色谱条件下,取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3.8)分别进样,进行色谱分析,以系列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
化妆品中酮麝香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淡香水、香水、乳液类化妆品中酮麝香含量的测定。以下操作均在避光条件下进行。3.4酮麝香标准储备液(ρ=1.0g/L):取酮麝香标准品0.05g,精确到0.0001g,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乙腈水溶液(3.3)溶解并定容至50mL,摇匀,即得质量浓度为1mg/mL的酮麝香标准储备溶液,避光、2~8℃储存,5日内稳定。
-
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巯基乙酸(CAS:68-11-1)的方法。本方法对巯基乙酸的检出限为0.004mg,定量下限为0.015mg。3.2乙腈,色谱纯。5.2.2测定方法取标准工作溶液分别进样,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建立标准工作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