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自然观
随着生产水平、科学水平和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而又统一的,整个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和无限发展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遵循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及其精神是自然界演化的最美丽的花朵。
-
自然辩证法
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著述,标志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的自然辩证法的诞生,完成了人类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哲学认识的划时代革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自然科学方法论,它研究科学方法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友展规律;
-
人体观
人体观是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观点。近代在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影响下,形成了机械人体观,它以解剖学为基础,注重人体的形态结构,并以近代力学所描述的机械运动来理解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中的人体观: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形神相关、形气转化等观点,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是深刻的、辩证的。
-
相互分散
相互分散interspersion不同种类的小生境互相混杂地存在,各小生境的各个种的种群各依自己的生活方式棲息,它们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互关系的现象,这种达到散在状态的过程是为相互分散,由埃尔顿(C.S.Blton.1949)在探讨群落的方式时提出的。
-
人择原理
人择原理亦称人的宇宙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科学家迪克(1916~)于1961年首先提出。这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问题,在自然观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问题,在医学上提出了人的健康和疾病与宇宙条件相联系的问题。中医强调“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人相应”,从宇宙学得到了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