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数
质量数是原子核内质子数(Z)和中子数(N)的总和。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按规定,质量数写在元素符号的左上方,如12C、35Cl、18O等表示不同的核素。质量数也是跟同位素质量(或称同位素量)接近的整数。对于放射性元素,用不同的质量数来表明不同的同位素,在放射化学和原子核物理学中既重要又简明可靠。
-
同位素
同一种元素,即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而质量数不同的原子或原子核互相称为同位素。观察的生物学效应包括酶反应机制分析方面的同位素效应;作为氢的示踪物,特别是靠电子显微镜放射自显影,可在细胞核或染色体的水平上,也可在生物大分子DNA的水平上,去发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同量异位素
质量数相同而质子数不同的一类核素,叫做同量异位素。同量异位素的原子核,虽然质量数相同,但其中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同量异位素的化学性质不同。
-
质子
它和中子一起构成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质量数。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它带的电量等于电子带的电量,只是电性相反。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2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名称,也决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和核外的电子总数。质子是原子核中离子与中子的总称,即质子数=离子数(Z)+中子数(N)。
-
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XVIII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VIII原子量表(12C=12.00)(录自2001年国际原子量表)注:1.原子量末位数的准确度加注在其后括号内。2.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
-
2010年版药典三部附录XVI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XVI原子量表(12C=12.00)(录自2001年国际原子量表)注:1.原子量末位数的准确度加注在其后括号内。2.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
-
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VII
2.中括号内的数字是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