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是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所谓互补就是指腺嘌呤一定只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一定只与胞嘧啶配对,新的单核苷酸排列在模板上时,其排列法是依原来链上的碱基通过互补来决定的。
-
肠杆菌噬菌体ΦX174
概述: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由环状单链+DNA和一个蛋白质衣壳构成的小20面体病毒,属于微小噬菌体科微小噬菌体属。ΦX174基因组小,成熟噬菌体结构简单,是研究DNA复制、基因表达、DNA-蛋白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形态建成的很好系统。蛋白C端的疏水区在所有微小噬菌体中都保守,它可能参与DNA的包装。
-
复制
染色体上的复制点是一段由100~有的解链酶与引发酶结合在一起(如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复制有高度的忠实性。经研究,发现DNA聚合酶的3′→5′外切核酸酶活性可以校对新生DNA链的碱基序列并改正其聚合酶活性所造成与模板相应核苷酸的“错配”。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川乌、草乌、何首乌、紫河车、香附。
-
ΦX174
概述: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由环状单链+DNA和一个蛋白质衣壳构成的小20面体病毒,属于微小噬菌体科微小噬菌体属。ΦX174基因组小,成熟噬菌体结构简单,是研究DNA复制、基因表达、DNA-蛋白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形态建成的很好系统。蛋白C端的疏水区在所有微小噬菌体中都保守,它可能参与DNA的包装。
-
DNA复制起点
DNA复制起点不论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染色体(原核生物)还是有多条染色体,细胞每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都要精确地复制一次,也就是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要复制一次。细菌细胞里的质粒也有自己的复制子,有的受控于细菌细胞而同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这种质粒称为严紧型质粒;哺乳动物线粒体的D—环突约有500~
-
DNA复制
上图中说明了DNA复制的三种可能途径。两条DNA母链用黄色表示,新合成的DNA链用蓝色表示。DNA分子复制时可能有三种途径,每一种都遵循碱基互补原则:1.保留复制途径认为复制完成后保留最初的母链并另外产生一条全新的完整DNA双链分子;3.半保留复制途径认为复制后产生两条新老杂合的DNA双链分子;
-
丝杆状病毒科
丝杆状病毒科病毒基因组复制时,亲代单链DNA转变成双链DNA复制形式(replicativeform,RF),RF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单链DNA,病毒粒子通过从宿主细胞膜上挤压释放,释放时没有细胞裂解。因为其它长丝杆病毒和短丝杆病毒的双链RF形式已在细胞内检测到,它们的复制方式推断与含特异纤毛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相似。
-
全息胚学说
全息胚学说是用泛胚观点说明生物全息现象、生物全息规律的科学假说。在多细胞生物,无论是非胚胎发生还是胚胎发生,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和细胞的有丝分裂,使多细胞生物体的任何体细胞具有与原初的受精卵(有性生殖过程中)或起始细胞(无性生殖过程中)相同的基因组;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真正胚胎。
-
Mu样噬菌体属
整合是裂解和溶原发育所必需。Mu样噬菌体属病毒粒子有20面体的头,直径约60nm,尾的大小为120×18nm,由基板和6个短尾丝提供。基因组图线形,至少编码50个基因,相关功能的基因排列在一起,基因组没有循环排列,有异源性,由噬菌体特异的37kbpDNA和两端侧翼共价连接的0.5–3kbp宿主DNA片段组成。
-
双组分RNA病毒属
粒子含有两个不相关的双链RNA片段,分子大小1.4-2.2kb,分离地衣壳化,单个病毒中的双链RNA片段大小相似,还可能出现附加的双链RNA片段,他们是卫星或缺陷RNA。在体外,与粒子相关的RNA聚合酶催化每个双链RNA从末端到末端的转录,通过半保留复制机制产生mRNA,粒子在细胞质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