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原核
雄原核malepronucleus亦称精核。当多细胞动物卵受精时,进入卵细胞内的精子核,在和雌性前核合为一体之前的时期,叫做雄性前核。精子的头部即核的部位,在进入卵以后常朝一定方向迴转而改变方向,且头部逐渐膨胀成为普通核的状态,在中心将连接头部的中间部,形成单一的星状体(精子星状体)。
-
精卵核融合
(1)卵子活化(activation):精卵膜融合后,精子核进入卵子,解除卵细胞代谢抑制状态,使卵细胞活化,重新进入代谢活跃状态,以形成新的生命个体,该过程称为卵子活化。精子与卵母细胞透明带的识别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而精子膜与卵膜的融合无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
雄性发生
除掉受精卵的雌原核或用其他的方法使之失去活化,只与雄原核相关引起的发生,称为雄性发生。这种发生与雄性卵片发生极其近似,仅卵细胞细胞浆几乎完全保留原来的状态这点不同。例如从蝾螈的受精卵中除掉雌原核时,就引起仅与单相的雄原核相关正常发生。假如在受精前将卵细胞进行紫外线照射后,即使其受精也引起雄性发生。
-
雌原核受精卵发育
雌原核受精卵发育是受精卵含原核部分发育的一种,动物卵受精后,在两生殖核发生融合之前,可将卵分为含雌原核的卵块和含雄原核的卵块两部分,前者的发育,称雌原核受精卵发育,而后者的发育则称为雄原核受精卵发育。有的报道指出,在两栖类,由于雌原核卵块的发育,可形成极不完整的胚囊。
-
雌核生殖
当受精时,由于某些原因,雄原核并不与雌原核融合,卵裂及胚胎的形成只在具有雌核的部分发生,这种现象称为雌核生殖。所以人为地阻止卵母细胞分裂,均有可能使雌核二倍体化发育。致死效应决定于隐性致死突变基因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上的状态,如果呈现相同等位基因情况,个体发育到胚胎早期就会死亡。
-
多精受精
多精受精是受精时1个以上的精子进入卵内,但1个雄原核与雌原核结合完成受精的现象。其余的精子逐渐退化消失,有时也发生一些畸形分裂,但不影响正常卵裂和发育的进行。单精受精的动物,如其卵未成熟或已经老化,就会发生多精入卵,受精后的卵往往卵裂不正常,导致发育障碍或异常,称做病理多精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