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套腔
外套腔是软体动物的外套和内脏囊之间的腔。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外套腔中有栉鳃、嗅检器、鳃下腺等以及排泄器、生殖器(腹足类除外)、消化管等的开口,这些总称为外套体(pallialcomplex)。有肺类外套腔壁的一部分密布血管而成为肺。水生的软体动物一般在外套腔表面即外套膜内面密生纤毛,可引起水流。
-
侧足
软体动物腹足纲中的后鳃亚纲、翼足目等,其足的中央部,即中足的侧缘扩大成鳍状,称为侧足。后鳃亚纲之左右侧足在背部重合,形成包裹内脏块的管状构造,能将水通过此管有力地压向后方,从而使身体运动。此外,侧足(parapodium)还具有疣足的意义。
-
侧神经节
侧神经节与足神经节都是软体动物皮部神经中枢之一,在头神经节后方有1对。在腹足类中高等的前鳃类、后鳃类、有肺类以及斧足类中的高等种类有与头神经节融合的。在头足类则位于腹侧,在足神经节与内脏神经节中间,界限不清。
-
足神经节
足神经节pedalganglion与侧神经节共同形成软体动物皮部神经中枢,一般在头神经节及侧神经节的后下方有1对,位于食管的腹侧。在腹足类、有肺类中与内脏神经节融合。在斧足类中附着性乃至固着性的种类中,随着足的退化而缩小。在头足类则位于腹侧,与内脏神经节及侧神经节合并,界限不清。
-
鞭状体
鞭状体是附属在软体动物腹足类阴茎的细长的盲囊,这里可形成精囊(精荚)。
-
本鳃
本鳃是软体动物鳃的基本型,实际就是栉鳃。
-
贝类学
软体动物中,研究贝类方面的科学为贝类学。
-
听(感觉)棍
听(感觉)棍为硬水母类及刚水母类的平衡胞,即所谓触手胞,呈棒状,称为听(感觉)棍。部分软体动物的所谓平衡棍(staticclub)也是与此相类似的结构,只内皮腔没有平衡石的分泌这一点不同,但有时也同样称为听(感觉)棍。
-
头眼
软体动物多种类型的眼中,与外套眼、背眼、壳眼相反,而把头部的1对眼称头眼。柄眼类(蜗牛)在第二触角上,基眼类椎实螺(Lymmaeajaponica)在触角的基部。
-
头神经节
头神经节一般系指动物头部和消化管背侧之神经节。昆虫等头部之构造趋向复杂,数个基本神经节愈合而成为相当复杂的构造,这就可以倣照脊椎动物而称为脑;至于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扁形动物等,其头节较为简单,神经节也不发生愈合,则应用头神经节(或脑神经节)这个名称。
-
嗅检器
嗅检器osphradium为位于水生软体动物外套膜入口附近(脏腑神经节的下面)栉鳃外侧的化学感觉器官。有2个栉锶的有2个化学感觉器官.有1个栉鳃的只有1个化学感觉器官。它是一种感觉上皮的皱褶或凹陷,一些斧足类动物鳃中央棱状部的左右两侧并列有许多叶状部.由于与栉鳃的构造相似.故称栉状鳃(parabranc-hia).
-
嗅觉突起
嗅觉突起rhinophore是软体动物的一种化学感受器,位于裸鳃类两对头触角内后部。有多数与长轴成直角的平行走向的皱襞。
-
外套线
外套线是软体动物斧足类外套周围的放射状外套肌(pallialmuscle,牵拉外套缘的肌肉)附着于贝壳内面的残痕(impression)。残痕的形状可作为分类上的特征。
-
型
特指J.W.vonGoethe所创造的用词。(3)与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关系,但特指生物界最上一级的分类范畴,G.L.Cuvier把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关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辐射动物四大门(法embr-anchement,1812),而H.M.D.deBlainville将此称为型(type),所以型这一词才得到普及。
-
无头类
无头类是(1)指文昌鱼一类的动物(头索类)而言,在脊索动物中,此类动物脑的分化程度低,没有包围脑的头骨,所以叫做无头骨类更为确切。(2)〔Acephala〕是软体动物斧足类(瓣鳃类)的别名。与腹足类(Cephalophora亦称有头类)和头足类相比,此类的头部尚未分化。(3)〔Acephalina〕是原生动物孢子虫类中的一群。
-
斜纹肌
斜纹肌obliquemuscle,obliquelystriatedmuscle见于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软体动物(乌贼)等。是对肌肉纵向,呈斜横纹的肌肉。横纹斜行的原因是邻近嵌接的细丝一点一点的离开排列原位的缘故。Z膜发育不良,称为密体(densebody)的小体存在于Z膜部分。I细丝的宽度为7毫微米,与脊椎运物相同。
-
小刀类
小刀类Machaeridia为奥陶纪—泥盆纪的化石动物。体呈刀形,被以排列成2纵列或4纵列的石灰质骨板。长期被作为桡脚类,但Bather和T.H.Withers(1926)把它们列为棘皮动物有柄亚门的一纲。但Wolburg(1938)认为是原软体动物的近缘种。也有人认为属于环节动物或海林檎类。
-
纵连
是连系机体前后方向并列神经节的神经纤维,是横连合的反义词。在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的梯形神经系统中,表现为每个体节各1对腹神经节的前后连系(腹神经索)。另外如软体动物的脑足纵连合(cerebropedalconnective)。脑内脏纵连合(cerebrovisceralconnective)和侧足纵连合(pleuropedalconnective)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
触手冠
触手冠系拟软体动物包围口的触手环的基座。苔藓虫类之触手冠呈简单的环形,菷虫类的触手冠是以口为中心在左右形成复杂的螺旋。腕足纲中的有关节类(Coptotbyrisgrayi等)具支持触手冠的石灰质腕骨,附着于背壳。菷虫类的触手冠上具有称为总担器(lophophoralorgan)的功能不明的腺样构造。
-
次生鳃
次生鳃亦称适应鳃(adaptivegill)。是软体动物的原鳃(实际上是栉鳃)消失后代之而来的鳃。一般,裸鳃类(海牛类)的背鳃、簑海牛的背角、竖纹海牛外套膜下方和足的侧方生有数列,以及在嫁类的外套膜下面的外套鳃(pallialgill)等都是这种鳃的例子。
-
适应鳃
次生鳃亦称适应鳃(adaptivegill)。是软体动物的原鳃(实际上是栉鳃)消失后代之而来的鳃。一般,裸鳃类(海牛类)的背鳃、簑海牛的背角、竖纹海牛外套膜下方和足的侧方生有数列,以及在嫁类的外套膜下面的外套鳃(pallialgill)等都是这种鳃的例子。
-
感染性钉螺
感染性钉螺(infectedoncomelaniasnail)是指含有日本血吸虫胞蚴、尾蚴的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圆口螺科、钉螺属,为雌雄异体、卵生、水陆两栖的淡水螺,在我国通常简称为钉螺。
-
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
中文名称: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英文名称:Malacoherpesviridae分类类型:科软体动物疱疹病毒科成员:属种牡蛎疱疹病毒属(Ostreavirus)牡蛎疱疹病毒1型(Ostreidherpesvirus1)-蜥蜴疱疹病毒2型(Iguanidherpesviru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