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烈性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相对于溶原性细菌培养中存在的、不使寄主细胞裂解的温和噬菌体而言。侵入寄主细胞后,引起寄主细胞的代谢改变,在寄主细胞内复制其核酸、蛋白质,装配成新的噬菌体,最终使寄主细胞破裂而释放大量子代噬菌体。
-
紫外线活化
紫外线活化(UVreactivation)指紫外光处理过的病毒,借助于寄主细胞的DNA修复机制,进行修复重新产生活性(宿主复活)。据认为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活化了寄主细胞的DNA修复机制的结果,但紫外线的作用不只限于修复,而且还具有诱变及诱导原噬菌体的效应。另外,用丝裂霉素C作前处理时也产生同样效应。
-
缺陷噬菌体
缺陷噬菌体是具有噬菌体的正常形态,但不能引起寄主细胞裂解性感染的一类温和噬菌体的突变体。例如,在转导过程中,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其染色体变为环状,与细菌染色体联会、交换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通过相反的过程,噬菌体也可以脱离寄主染色体,此时,不正常的切离即可导致转导噬菌体的形成。
-
出芽
与分裂一起为单细胞生物和低等后生动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种类型,在个体体壁的一部分产生小的突起,即芽基,并逐渐发育成与原个体同样的形态。〔3〕病毒与寄主细胞分离时,具有套膜的病毒在寄主细胞的膜系统的特定部位(组成病毒的膜蛋白质的部位)将核衣壳包住,该处的膜如同出芽一样突出。
-
溶源性
溶源性是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与其寄主细胞“共存”的现象。在这些寄主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侵入的温和噬菌体以其基因组附着在细菌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形成原噬菌体(见温和噬菌体),并与细菌染色体一道复制,随着细菌的分裂传给每个子细胞,使其成为溶原性细胞(或称溶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