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收缩
可看作是由刺激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活动单位。在骨骼肌上,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单收缩的大小也增加,这是由于兴奋的肌纤维数增加,每条肌纤维的单收缩服从于全法则或无法则。在刺激神经时,收缩首先产生于神经肌肉接头,随后向两个方向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相等,蛙骨骼肌为每秒3—4米。
-
单收缩纤维
单收缩纤维指在骨骼肌纤维当中,被粗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支配,按全或无法则,是发出活动电位而引起单收缩者。哺乳类的骨骼肌全是这种类型的纤维,但在蛙的骨骼肌里,除单收缩纤维之外,还有因不发生传播性的活动电位而引起局部收缩的钝迟纤维。
-
重复兴奋
重复兴奋指神经、肌肉等兴奋性细胞对于单一刺激或持续作用的刺激产生反复兴奋的现象。生物体内的兴奋几乎都是重复发生的,例如施于感受器上的感觉刺激,通常是在感觉神经纤维上引起反复兴奋(Adrian定律),尤其在运动神经上所见到的离心冲动在体内也多是反复的,其结果是导致随意肌的强直收缩(非单收缩)。
-
迟缩纤维
相应地支配的神经纤维也有粗有细。速缩纤维和哺乳类的肌纤维同样,仅仅存在于神经肌接合处的一个部位,由于神经刺激从那里的终板电位发生活动电位,并在肌的全长范围内传导,迅速地引起单收缩。无脊椎动物的肌纤维,类似蛙的迟缩纤维,不发生活动电位,多在神经肌接合部位发生的接合部位电位而引起收缩。
-
维持热
骨骼肌强直收缩后所继续产生的热,称为维持热。此时肌肉在等长条件下支持负荷,不做功。一般认为,维持热是单收缩中激活热的总和,不管收缩的初始条件如何,它总是以一定的比例而持续产生。
-
无金属收缩
无金属收缩是第一次发现生物电的加伐尼(L.Galvani1786)的著名实验。当他用铜钩子把青蛙肌肉挂在铁格子上时,发现肌肉每碰一次铁格子就产生一次收缩(单收缩),因此他认为,生物也象莱顿瓶一样带着电,一旦由金属构成回路便发生放电,肌肉的收缩就是由这种放电刺激产生的。
-
相动性收缩
相动性收缩phasiccontraction肌肉比较快的一过性收缩。狭义的也指骨骼肌的单收缩,而平滑肌等的比较快的一过性收缩有时也称相动性收缩。其反义词是紧张或紧张性收缩,是指持续性的缓慢的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