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T 300.48—201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48部分:臭氧和过氧化氢
4.3.4二氯亚硫酸汞钠溶液:0.12g无水亚硫酸钠溶于100mL四氯汞钠溶液中,应在24h内使用。置于清洁的容器中运输和保存。5过氧化氢的溶液吸收-硫酸氧钛分光光度法:5.1原理:空气中的蒸气态和雾态过氧化氢用装有硫酸氧钛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并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410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
-
臭氧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C504.8ppm,4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呼吸困难时输氧。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
臭氧层空洞
在高层大气中(高度范围约离地面15km~在氮肥的分解中会向大气释放出各种氮的化合物,其中一部分可能是有害的氧化亚氮(N2O),它会引发下列反应:N2OO→N2O2N2O2→2NONOO3→NO2O2NO2O→NOO2O3O→2O2NO按上述反应式循环起作用,使O3TT分解。然而,臭氧层变薄的速度仍在加快。与此同时,关于臭氧层破坏机制的争论也很激烈。
-
臭氧层
近年来,由于氟利昂的大量使用,使臭氧层的平衡受干扰,其反应过程为:CFCl3紫外线→自由氯原子(Cl)ClO3→ClOO2ClOO→ClO2氟利昂到达大气上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自由氯原子,氯原子与臭氧发生反应,使臭氧分解。臭氧层的破坏将使紫外线等短波辐射增强,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同时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
富臭氧层
富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离地面20~在大气层的上层氧分子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当氧分子吸收波长小于200nm的辐射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分解为两个氧原子(也叫原子氧)。330nm的紫外辐射对生物有杀伤力,所以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的保护层,有了它,地球上的生物才能生存。
-
紫外线消毒法
室内有人时的空气消毒,为防止对人的伤害,应使用低臭氧紫外线灯管,并在灯管下装反光罩,使紫外线反射到天花板上,通过上下层空气对流,达到室内全部空气消毒的目的。照射剂量一般应不少于60000μW·s/cm2对真菌的杀灭应不少于300000μW·s/cm2。5.消毒时,室内应清洁、干燥,温度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
-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在10 m附近(8-10 m)的红外光谱波长上吸收辐射、对地表有一种遮挡作用的气体,他们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温,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水汽(H2O)等。
-
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它在1943年投入工业生产。它还能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它的主要用途是制作各种 胎的内胎、无内胎 胎的气密层、各种密封垫圈,在化学工业中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
-
消毒器械
消毒器械(disinfectionapparatus)是指具有消毒作用,用于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装置或设备。消毒方法包括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和次氯酸钙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
-
高水平消毒
高水平消毒为消毒应用术语,指要求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和致病性细菌芽孢的消毒处理。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单质是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具体形式。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据此,只能说“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能说“水中含有氢和氧两种单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