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医学哲学
关于医学研究和疾病防治中主观正确反映客观的认识规律,即医学认识论,包括经验认识、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同时,从广义上来讲,还包括研究医学领域特有心理现象的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活动中特有的伦理关系的医学伦理学,研究医学领域特有的社会因素的医学社会学等。
-
彭瑞骢
彭瑞骢(1923-),男,汉族,中共党员。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曾任北京中和医院、唐山开滦医院内科医师。作为医学教育家,始终倡导理论思维,在国内率先组织了有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讨论,对临床思维、医学哲学的研究,以及我国医学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
医学方法论
概念:医学方法论是以医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说。例如,如何在科学的世界观和人体观、疾病观指导下,形成正确的考察和理解健康与疾病的思考方式;如何在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移植和吸收非医学方法以创立和发展新方法;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情况下,医学方法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
-
理论医学
关于诊断与治疗的本质和规律,研究形成正确诊断的途径、方法、手段,治疗过程中自愈和治愈、治疗和疗效、医和护、医护和患者等关系,以及医疗与预防、保健的关系等。中医学的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西医学关于医学模式转变的讨论,都包含较典型的理论医学内容。
-
回族医药
回族医药的历史:回族医药又称回回医学,由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孕育而生,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张骞、甘英先后出使西域,其发展与兴盛则始于唐。当时唐人称阿拉伯人为大食人。到唐末五代时,回族医药家李珣著成药学著作《海药本草》,之所以用“海药”命名,是因其所收录的药物多来自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