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獭骨
《*辞典》:獭骨: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TǎGǔ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獭肝条。功能主治:①陶弘景:疗食鱼骨鲠。附方:①治水积黄肿:獭骨磨细,煮绿壳鸭蛋服。(《四川中药志》)②治无名恶毒疮似鱼眼者:獭骨(生碾末)一两,麝香一字。(《圣济总录》獭骨散)摘录:《*辞典》
-
獭肝
《*辞典》:獭肝: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TǎGān别名:水獭肝(《纲目》)。本动物的足(獭四足)、肉(獭肉)、骨(獭骨)、皮毛(獭皮毛)、胆(獭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治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夜盲,痔疮下血。③《本草图经》:主(虚损)劳极,四肢寒疟,虚汗客热,亦主产劳。
-
獭骨丸
《圣惠》卷三十九:方名:獭骨丸组成:獭骨2两(涂酥,炙令黄),干葫芦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芦根1两半(锉碎),鹤骨1两半(涂酥,炙令黄),桔梗1两(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斑蝥20枚(去翅足,炒微黄)。主治:食鱼脍不消,生症,恒欲食脍者。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獭骨散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方名:獭骨散组成:獭骨(生,为末)1两,麝香1字。主治:无名恶毒疮似鱼眼者。用法用量:用津唾调贴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