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三七
概述:石三七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石吊兰之别名。别名:石豇豆、巴岩草、岩泽兰。功能主治:清肺化痰,祛风除湿,活血调经。1.治肺热咳嗽痰多,痢疾,风湿痹痛。2.跌打损伤。3.妇女崩漏、痛经、月经不调。化学成分:全草含石吊兰素(Nevadensin)等。煎剂并有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
蛇接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接骨:拼音名:Sh JiēGǔ别名:白叶跌打、见肿消、羊草跌打、回筋口千、树三七、石三七来源:菊科蛇接骨Gynuraprocumbens(Lour.)Merr.,以全草入药。叶片互生,多皱缩,完整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4.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缘具不规则浅锯齿,两面具短粗毛。头状花序顶生。
-
牛耳朵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Ni ěrDuo别名:石三七、石虎耳(《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的根茎或全草。根生叶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0~花柄基部有苞片1对,阔卵形,长约1.5厘米,抱茎;蒴果线形,长约5厘米,黄棕色,先端尖。生境分布:生于山中石隙阴湿处。治肺结核,咳喘,吐血,红崩白带。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拼音名:Ni ěrY nB iC 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岩白菜,岩青菜来源: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ChiritaeburneaHance[C.faurieiFranch.;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补虚,止咳,止血,除湿。用于阴虚咳嗽,肺结核咳血,红崩,白带。
-
镰萼虾脊兰
拼音名:LiánèXiāJǐLán别名:饭食草、蛇肠珠、石三七、镇腰带、山刀莲、九子莲、捌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柔毛虾脊兰的假鳞茎和全草。唇瓣平展,比花瓣和萼片大,3裂,中裂片椭圆形,比侧裂片窄,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啮蚀状,侧裂片镰刀状,内弯,紧贴中裂片,先端钝;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