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花母
《*辞典》:黄花母:出处:《文山中草药》拼音名:Hu nɡHuāMǔ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贵州植药调查》),黄花稔、黄花雾、黄花草、小柴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小枝密被星状柔软绵毛。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拼音名:Hu nɡHuā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rhombifoliaL.,以全株入药。叶柄长4-6mm,疏被柔毛;对在位兔肠管,两者静脉注射均呈兴奋作用;性味:味辛;主湿热泻痢;
-
山柳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菊:拼音名:ShānLiǔJ 别名:伞花山柳菊、柳叶蒲公英来源:菊科山柳菊属植物山柳菊HieraciumumbelatumL.,以根及全草入药。土医以洗肿毒,不可食。茎生叶互生,无柄,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0.5-1.5cm,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具疏大齿,稀全缘,边缘和下面沿脉具短毛。
-
金盏银盘
总苞绿色,基部被有细柔毛,苞片7~花期春季。化学成份:三叶鬼针草全草含蒽醌甙。治流感,乙脑,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肠痈,小儿惊风,疳积,疮筋疥痔。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散瘀活血。(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⑥治虚劳、失力黄胖:鲜一包针一两,紫金牛、龙芽草、六月雪各三至五钱。
-
牛肋筋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Ni L iJīn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成熟心皮平滑或有皱纹,有短芒。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边。治痢疾,黄疸,疔疮,肿毒。①《贵州民间药物》:消红肿疮毒,治疔疮。
-
脓见愁
《*辞典》:脓见愁:出处:《广西中草药》拼音名:N nɡJi nCh u别名:黄花母、黄花雾、黄花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小柴胡的叶。花萼杯状,长约5毫米,外面被星状毛并混生柔毛;花冠黄色,雄蕊管疏披毛,果实半球形,直径约6毫米:分果丬6~生境分布:生于村旁或田野、疏林下,分布华南。性味: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
大地丁草
概述:大地丁草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药志》。病名:黄花稔、大地丁草、拔脓消来源及产地: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SidathombifoliaL.的根或叶。性味归经:甘、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痛。1.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肠炎,痢疾,黄疸,疟疾,泌尿系结石。叶含多种氨基酸和脂肪酸,还含植物甾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