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芭蕉
拼音名:YěBāJi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芭蕉科植物树头芭蕉的全株。花被片淡黄色,离生花被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具小尖头,合生花被片长为离生花被片的2倍或以上,先端3齿裂,中裂片两侧具小裂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沟谷潮湿肥沃土中。性味:味甘;性凉功能主治:清热截疟。
-
树头芭蕉
别名: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来源: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wilsonii(Tutch.)E.E.Cheesm.,以全株入药。原形态: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上的野芭蕉,外洗极似野芭蕉幼苗,根据着生位置的高矮不同,有大有小,通常着生越低,个体越大,着生越高,个体越小,一般取着生位置高、个体小的入药。主治疟疾。
-
象牙
用于惊风癫痫,热痰骨蒸;性味:味甘;咽喉肿痛;外用:适量,研末调敷;附方:治杨梅疮成漏:象牙三钱,鳖甲、猬皮各一个。(《医学入门》象牙丸)各家论述:1.《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2.《日华子本草》:治小便不通,生煎服之;5.《本草经疏》:治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
-
鼺鼠
《*辞典》:鼺鼠:出处:《本经》拼音名:L iShǔ别名:耳鼠(《山海经,),鼯鼠、夷由(《尔雅》),飞鸓(《广雅》),飞鼠(《上林赋》张揖注),飞生(《尔雅》郭璞注),飞生虫(《本草经集注》),飞生鸟(《本草图经》),飞虎、松猫儿(《中国经济动物志 兽类》)。原形态:体长达40~耳壳背部具一黑斑。
-
虎头兰
出处:虎头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虎头兰硕大,多红丝,心尤斑烂,有色无香,能耐霜雪。”拼音名:HǔTóuLán别名:树茭瓜、树蕉瓜、折鹤兰、野芭蕉、牛屎别草、大甩头、黄壳鱼子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虎头兰的根(假鳞茎)、全草或种子。花瓣比萼片窄,宽5-12mm,浅黄绿色,基部有紫红色小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