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红楠
拼音名:H nɡN 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thunbergiiSieb.et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份:根含dl-N-降杏黄罂粟碱(noramepavine)、L-(-)-N-降杏黄罂粟碱及牛心果碱(reticuline)。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治扭挫伤,转筋,足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患处。
-
红楠皮
《*辞典》:红楠皮: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 nɡN nP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根含苄基异喹啉生物碱:N-去甲亚姜罂粟碱和牛心果碱。心材含廿四烷酸、槲皮素,dl-儿茶精等。叶含粘液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
-
木姜子属
中文名木姜子属拼音名mujiangzishu拉丁名Litsea中国植物志31:261描述LitseaLam.木姜子属,樟科,约200(40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以及美洲,我国约有64种,南自广东海南,北至河南均产,但主产南方和西南温暖地区,为该地区森林中习见的下木,有些种类的木材很有用,有些种类如山鸡椒L.cubeba(Lour.
-
润楠属
中文名润楠属拼音名runnanshu拉丁名Machilus中国植物志31:7描述MachilusNees润楠属,樟科,约10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或东亚,我国有68种,产西南、中南部至台湾,北达山东、湖北及甘肃和陕西南部。叶互生,疏离或常于枝梢聚集,全缘,羽状脉;果为浆果状核果,球形或椭圆形,基部为宿存、开展或反折的花被裂片所围绕;